甘菊ClCOL16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新娜

作者: 陈新娜;张利英;喻锌;陈东亮;黄丛林;李彦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菊;COL16;花期调控;异位表达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66-3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O基因通过光周期途径整合昼夜规律、光信号以及分生组织相关基因来调节开花时间,在植物成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利用RT-PCR法从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中克隆得到一个CO家族基因,命名为ClCOL16(GenBank登录号:AOA52174);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抗性筛选并经过PCR鉴定得到T3代转基因植株;随机抽取6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与野生型(WT)共同于长日照环境(16 h/8 h光暗交替)培养,观察其表型,并于定植后37 d检测WT和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叶片的ClCOL16表达,以明确甘菊ClCOL16基因在植物光周期调控开花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菊花花期调控机理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甘菊ClCOL16基因含有一个1 278 bp的编码框,编码425个氨基酸;ClCOL16编码蛋白含有一个B-box和一个CCT保守结构域,为典型的CO家族第Ⅲ组成员。(2)NCBI同源比对分析显示,ClCOL16蛋白与除虫菊COL16蛋白(GenBank登录号:GEZ38716.1)的一致性最高,达到94.38%。(3)荧光定量分析显示,ClCOL16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表达受生物钟调节,在短日照调控下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4)异位表达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ClCOL16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花期提前了7 d,莲座叶减少了3~4片,叶片中ClCOL16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提高,表明ClCOL16基因能够促进转基因拟南芥开花。研究推测,甘菊ClCOL16基因可能是甘菊响应光信号、参与菊花光周期开花途径调控的重要基因。

分类号: S682.11

  • 相关文献

[1]麻竹转录因子DlSCL6的基因克隆及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 杨丽,陈东亮,彭镇华,赵韩生,高志民. 2014

[2]陆地棉GhBI-1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异位表达及耐盐性研究. 霍雪寒,张景霞,高阳,张传云,张军. 2013

[3]过表达BnFUL基因对拟南芥花和角果发育的影响. 彭鹏飞,胡琼,付丽,陈玉峰,刘佳,王会,桑世飞,梅德圣. 2016

[4]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占磊,黄丛林,张秀海,于荣,吴忠义. 2009

[5]甘菊ClHSP70与ClHSP9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罗昌,陈东亮,程曦,黄丛林. 2016

[6]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曾爱平,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徐晓薇. 2004

[7]东南山区香水百合花期调控综合措施. 方少忠,郭文杰,郑大江. 2012

[8]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 孙文松. 2010

[9]北方盆栽菊花植株矮化及花期调控技术. 张文洋,于春雷. 2013

[10]切花百合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汤雪燕,周朝东,井泽仁,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孙明伟. 2013

[11]盆栽风信子年宵花花期调控影响因素. 娄晓鸣,吕文涛,彭慧菊. 2019

[12]苏南观赏荷花设施栽培周年开花技术研究. 姜红卫,李欣,江君,李静会,罗红雨,胡艺春. 2013

[13]化学方法促进山茶花提早开花技术研究. 周群,黄冬华,宋小民,刘红梅,王华玲. 2007

[14]郁金香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汤雪燕,陈翠竹. 2014

[15]卡特兰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张宁宁,邵和平,曹荣祥,华宁,王勇. 2013

[16]符合出口标准的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集成. 崔再兴,孙文松. 2010

[17]卡特兰开花特性鉴定与花期调控栽培技术. 邵和平,高年春,张宁宁,童晓利,衡燕,曾燕楠. 2008

[18]碗莲花期物候及开花性状对花期调控的响应. 李欣,江君,朱建华,徐君,姜红卫. 2016

[19]种球冷藏处理对欧洲水仙花期调控的影响. 仇恒佳,林菁,梁丽建,周玉珍,叶晓青. 2016

[20]宿根花卉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宋彬,刘景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