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捕获与流通过程中大黄鱼新鲜度与细菌种群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全友
作者: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李学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黄鱼;鲜度;细菌种群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60-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大黄鱼栖息水域海水的卫生状况和新捕获、批发及零售大黄鱼的新鲜度进行评价,同时对细菌种群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3份海水样品中,粪大肠菌群达标率为95.7%。新捕获、流通环节中的大黄鱼新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TVBN、菌落总数和假单胞菌数呈上升趋势。细菌种群结果显示,新捕获、流通环节的样品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群,分别占75.4%、72.8%和87.5%。新捕获鱼细菌种类繁多,共检出20种细菌,主要由肠细菌科、假单胞菌属、腐败希瓦氏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玫瑰小球菌等组成;流通环节样品细菌种群逐渐变得简单,分别检出17种和11种细菌,其中不动细菌属、假单胞菌属、腐败希瓦氏菌、嗜冷杆菌等所占比例较高。
分类号: TS254.1
- 相关文献
[1]茶多酚处理对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 张旭光,李婷婷,朱军莉,励建荣,李钰金. 2011
[2]大黄鱼冷却链优化与鲜度预测技术. 郭全友,杨宪时. 2010
[3]高粱单宁含量对清香型大曲白酒酒醅中细菌种群的影响. 杨玲,王琪,郭旭凯,段冰,郭睿,邵强,柳青山. 2020
[4]水稻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主要种群结构及对纹枯病和恶苗病菌的拮抗性. 李斌,谢关林,吕意琳,郝晓娟,罗金燕,刘波,李雯. 2006
[5]流水和循环水养殖模式对虾养殖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细菌群落演替规律. 张晋,周灿,王青瑶,吴俊敏,申旭东,傅松哲,刘鹰. 2022
[6]羊肚菌内生细菌DGGE鉴定. 沈洪,陈明杰,赵永昌,潘迎捷. 2008
[7]水产品鲜度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励建荣,李婷婷,李学鹏. 2010
[8]综合评价鱼粉鲜度对品质的影响. 陈人弼,陈涵贞. 1996
[9]水产品鲜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周德庆,马敬军,徐晶晶. 2004
[10]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杀菌保鲜效果的研究. 杨文鸽,傅春燕,徐大伦,姚周麟,施惠栋. 2010
[11]电子束冷杀菌对美国红鱼冰藏品质的影响. 刘冰冰,杨文鸽,徐大伦,张春芳,姚周麟. 2010
[12]捕后处置对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品质的影响.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4
[13]不同入冻时间对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品质的影响.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4
[14]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鲤鱼菌相变化分析. 朱琳,郭全友. 2021
[15]茶多酚对冷藏鲈鱼鲜度变化及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影响. 鞠健,乔宇,李冬生,廖李,熊光权,汪兰. 2018
[16]冷藏鲤鱼鲜度特征和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郭全友,王锡昌,杨宪时,许钟,李学英. 2010
[17]入冻时间对茎柔鱼品质的影响. 曲映红,陈新军,刘志东,陈舜胜. 2016
[18]水产品微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刁石强,吴燕燕. 2009
[19]解冻鲐鱼背腹部鱼片在贮藏过程中鲜度与脂肪氧化变化规律研究. 赵艳芳,盛晓风,尚德荣,张媛,翟毓秀. 2018
[20]鱼类鲜度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永强,李娜,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岑剑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种大洋性柔鱼的营养成分及品质
作者:吴俊杰;唐峰华;郭全友;宋晓燕;张晓慧;杨絮;郑尧
关键词:柔鱼;营养成分;品质评价;质构特征;水分分布
-
四川泡菜母水的微生物群落与理化特性分析
作者:胡此海;杨絮;郭全友;郑尧;李保国;范逸文
关键词:泡菜母水;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理化特性;相关性
-
即食烤制鱿鱼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作者:吴俊杰;魏帮鸿;郭全友;宋晓燕;张晓慧;朱琳;郑尧;杨絮;蒋中权
关键词:鱿鱼;即食制品;模糊数学;响应面分析;电子舌;气相离子迁移谱
-
冰藏条件下不同贮存形式养殖大菱鲆品质对比
作者:庄小妹;郑尧;马园;郭全友
关键词:大菱鲆;冰藏;整鱼;去内脏鱼;鱼片;品质
-
南极磷虾粉真空干燥特性及对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帅帅;郑尧;郭全友;杨柳;李保国
关键词:南极磷虾粉;真空干燥;干燥特性;营养品质
-
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作者:王怡菊;房文红;马丽艳;李学英;黄洪亮;王春芳;黄艳青;白义化;邢晓明
关键词:南极磷虾;抗氧化肽;分离纯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微波杀菌联合Nisin、乳酸钠对调味小龙虾虾尾微生物及常温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高燕;魏帮鸿;余进祥;傅雪军;郭全友;郑尧;胡火根
关键词:调味小龙虾虾尾;微波杀菌;Nisin;乳酸钠;质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