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三种主要链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方钰

作者: 叶方钰;刘爽;王权;戚雪芹;张传印;谢雨芮;潘翠玲;蒋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多重PCR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82-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其中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dysgalactiae)和乳房链球菌(S.uberis)是奶牛乳房炎主要的致病性链球菌。为同时、快速地检测牛奶样品中这3种重要链球菌,本研究根据无乳链球菌sip基因、停乳链球菌Mig基因及乳房链球菌pau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同时以细菌16S rRNA基因为内参,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条件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8℃,最佳扩增循环数为25个循环,本方法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及乳房链球菌时,检测限分别为1×10~3CFU/m L、1×10~3CFU/m L及1×104 CFU/m L,灵敏性高。该方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10种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模拟样品结果显示,当奶样中3种菌的初始浓度均为1 CFU/m L时,37℃增菌6 h即可检出乳房链球菌,增菌8 h以上3种菌可全部检出。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同时快速检测牛奶中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及乳房链球菌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奶牛乳房炎的监管、诊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人工诱发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罗金印,徐继英,郭福存,张礼华. 2004

[2]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马保臣,秦卓明,蔡玉梅,董玉兰,柴同杰. 2006

[3]连翘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乳房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张祎娜,白佳桦,黄正,马玉忠,刘彦. 2011

[4]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病原菌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研究. 郁杰,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张礼华. 2011

[5]乳牛乳腺炎多联疫苗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罗金印,徐继英,张礼华,郭福存,韩福杰,杨玉英. 2007

[6]奶牛乳房炎三种主要病原菌血清学交叉免疫试验研究.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严作廷,李世宏,陈化奇. 2009

[7]牛源性停乳链球菌最佳培养基的筛选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苗小楼,王玲,田海燕. 2010

[8]牛源停乳链球菌荚膜多糖提取及纯化方法研究. 申纪饶,王正兵,杨峰,尚立宏,李新圃,罗金印,丁学智,李宏胜. 2022

[9]奶牛乳房炎停乳链球菌培养特性及生长过程中影响因素研究. 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苗小楼,王玲,田海燕. 2010

[10]牛乳中无乳链球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布日额,郎景民,华育平,刘娣,吴金花. 2009

[11]通辽地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布日额,刘娣,华玉平,亢丽华,于高成,卢微彩. 2009

[12]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多重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莉莉,丁慧妍,魏瑞成,庞茂达,何涛,包红朵,王冉. 2020

[13]抗菌肽NZ2114对来源于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及其生物膜的消杀作用. 单玉雪,杨娜,滕达,王秀敏,毛若雨,郝娅,马炫炫,范寰,王建华. 2020

[14]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优势血清型研究.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张礼华. 2008

[15]奶牛无乳链球菌乳房炎研究进展. 秦平伟,张艳,黄宝银,刘雪松,冯万宇,史同瑞. 2021

[16]我国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李宏胜,罗金印,王旭荣,李新圃,王玲,杨峰,张世栋,苗小楼. 2012

[17]改良格拉纳达培养基分离奶牛乳房炎奶样中无乳链球菌的效果评价. 杨学云,李建军,王蒴,吴建勇,王登峰,王治才. 2014

[18]我国西北地区奶牛源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青霉素耐药特性研究. 张莉莉,杨峰,王益民,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刘龙海,张哲. 2018

[19]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活菌数与吸光度之间相关性研究. 肖敏,杨峰,王旭荣,罗金印,李新圃,贾宁,李宏胜. 2014

[20]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李新圃,徐继英,王旭荣,张礼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