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类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与分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

作者: 王丽;魏茂琼;邵金良;杜丽娟;林昕;汪禄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8 年 20 期

页码: 5387-5392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荞麦中芦丁、金丝桃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芹菜素和山奈酚6种黄酮成分的含量,并比较分析不同产地荞麦中黄酮类成分差异情况。方法荞麦样品加入20 mL体积分数为80%甲醇水溶液超声辅助提取。高速离心后,经Shiseido CAPCELL PAK C18 MGⅡS5色谱柱(4.6mm×250mm,5.0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2mL/min;柱温为30.0±5℃,检测波长为361 nm。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产地荞麦的黄酮类成分差异。结果各黄酮类化合物在浓度为0.5~50.0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3.20%~114.9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为2.02%~6.8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小于5.35%,6种黄酮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7~0.14 mg/L,定量限为0.23~0.45 mg/L。荞麦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荞麦中6种黄酮成分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该方法分析快速简便、稳定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荞麦中芦丁、金丝桃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芹菜素和山奈酚6种黄酮成分含量的测定。为荞麦中黄酮的开发利用和含量的测定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TS210.7

  • 相关文献

[1]微波提取苦荞籽粒总黄酮最佳工艺的研究. 安守强,李瑞国,梁成真,高冬丽,柴岩. 2007

[2]HPLC法测定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徐凌玉,李振麟,钱士辉. 2016

[3]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荞麦中D-手性肌醇含量的方法. 胡俊君,仪鑫,胡红娟,何永吉,李红梅,宋金翠,李云龙. 2018

[4]不同荞麦品种主要功能成分分析及评价. 章洁琼,邹军,卢扬,冯泽蔚,刘辉. 2020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荞麦中芦丁含量. 穆志新,田翔,周建萍,师颖. 2015

[6]超声波提取金柑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陈源,潘东明,陈玲妹. 2011

[7]园艺作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郭军,凌和平,李良俊,顾闽峰,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 2011

[8]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朱丹,袁芳,孟坤,宋雅娟. 2007

[9]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研究. 杨熟英,李振麟,赵艳敏,左其艳,吕旭辉,王新婕,钱士辉. 2017

[10]桑叶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吴恢,孙波,李祖发,徐有海. 2011

[11]小叶锦鸡儿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牛宇,张丽珍,牛伟,李崇德,靳春嵩,柴磊,蒙秋霞. 2012

[12]荠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王璐,田歌,常霞,郭黄萍,韩玉虎,郝国伟,张晓伟. 2010

[13]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法提取枸杞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工艺. 冉林武,闫亚美,曹有龙,曾晓雄,秦垦,魏志颖. 2012

[14]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沉香叶黄酮及其抗氢化活性测定. 何艾,李维国,窦志浩,段宙位,谢辉,史敏. 2015

[15]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研究进展. 杨颖,宋曙辉,徐桂花. 2009

[16]桑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比较. 张俊峰,张忠,汪雯翰,张赫男,冯娜,吴迪,刘艳芳,杨焱. 2020

[17]黄酮类化合物吸收代谢及其对胃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常化松,袁雯雯,玄红专,王凯. 2019

[18]橄榄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的密码子偏好模式. 赖瑞联,冯新,陈瑾,韦晓霞,陈义挺,吴如健. 2017

[19]不同种皮颜色小豆及其芽苗菜功能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分析. 张晓燕,薛晨晨,黄璐,袁星星,陈新. 2021

[20]襄荷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张思颉,李梓旋,宋汶亭,卿志星,罗凤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