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澳大利亚大麦农艺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裴贞

作者: 裴贞;王倩;高明;裴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麦;农艺性状;蛋白质含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3 期

页码: 263-265

摘要: 对引进澳大利亚的29份大麦材料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8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小于12%的材料为YDM17和YDM23,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都达到13%以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564),与千粒质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373);株高、单株粒质量与千粒质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9,r=0.492)。利用10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8 c M时,各自聚为3类,结合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可说明各材料间差异较大。

分类号: S512.3

  • 相关文献

[1]盐池土壤盐胁迫对大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胡哲,张英虎,栾海业,乔海龙,杨红燕,臧慧,徐肖,陶红,陈健,陈和,沈会权. 2019

[2]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的筛选及遗传距离分析. 范士靖,李建粤,张国荣,朱霄卉,曹菲. 2002

[3]利用RNAi抑制B-hordein合成降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李静雯,张正英,令利军,李淑洁. 2014

[4]大豆DNA导入引起大麦籽粒蛋白含量及氨基酸含量变异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毛万霞,许燕,张国荣,李建粤,吕英海,陆雪琴. 2003

[5]导入大豆总DNA改良大麦籽粒营养品质. 吕英海,李建粤,许燕,张国荣,毛万霞,陆雪琴. 2003

[6]不同皮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与营养指标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穆兰海,母养秀,常克勤,杜燕萍,陈彩锦. 2017

[7]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玉娇,曹祺,常旭虹,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石书兵. 2021

[8]新引进意大利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评价. 刘三才,郑殿升,胡琳,王瑞,陈桥生. 2003

[9]河南省龙生型花生农家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董文召,高伟,臧秀旺,汤丰收. 2012

[10]不同基因型稻草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评价. 焦爱霞,曹桂兰,郭建春,韩龙植. 2006

[11]华南大豆重要农艺性状与SSR的关联分析. 王梓钰,年海,宋恩亮,杨春明,王新风,马巍,富健. 2015

[12]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13]内蒙古东部旱作区大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包海柱,李春艳,张凤英,张建民,刘志萍. 2013

[14]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15]黎巴嫩引进大麦种质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栾海业,陶红,臧慧,张英虎,陈健,陈和. 2018

[16]大麦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的分析. 陈晓静,沈会权,乔海龙,陈和,陈健,陶红. 2007

[17]大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和彬,汪军妹,华为,杨建明. 2011

[18]啤用大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及部分酿造品质的影响. 包海柱,张凤英,刘志萍,李艳玉. 2010

[19]大麦品质和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黄祖六,潘裕平. 2000

[20]北美引进大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朱德馨,田和彬,汪军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