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色素在水体环境中的指示作用与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阚家薇

作者: 阚家薇;段丽琴;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菌叶绿素;厌氧光合细菌;化变层;水体缺氧;古环境

期刊名称: 中国环境科学

ISSN: 1000-6923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9 期

页码: 4849-485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细菌色素(Bchl)作为厌氧光合细菌(APB)的主要色素,其在沉积物中的信息是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系统总结了细菌色素的来源、APB的分布、色素分析测定方法及其在指示古海洋、古湖泊以及现代水生环境的水文条件、极地冰盖变化和水体缺氧事件发生中的应用.细菌色素主要来源于水体化变层处的绿硫细菌(GSB)和紫硫细菌(PSB)等厌氧光合细菌;PSB的碳同位素分馏较GSB的高.因APB独特的生存环境,产生的色素能够指示湖泊的化变层深度变化及半混合历史.目前针对细菌色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法、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色素定性和定量上有绝对优势.细菌色素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保存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干扰,其稳定性还存在不确定性,且其分析方法还在摸索中,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和优化测定方法和降解保存机制,以便将其广泛运用到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

分类号: X83

  • 相关文献

[1]毕克卷转虫Ammonia beccarii(Linnaeus,1758)的室内培养:温度和食物浓度对房室生长和摄食硅藻的影响. 类彦立,李承春,李铁刚,翦知湣. 2016

[2]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赵彦彦,李三忠,李达,郭玲莉,戴黎明,陶建丽. 2019

[3]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赋存层位古环境和古生产率. 谢瑞,邬黛黛,孙甜甜,杨飞,杨睿,刘丽华,吴能友. 2019

[4]末次冰消期(1.9万年)以来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矿物来源及其环境响应. 田旭,胡邦琦,王飞飞,黄威,丁雪,宋维宇,徐方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