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碳源对猴头菇液体发酵中的多糖分泌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冷悦

作者: 冷悦;王淑敏;王恩鹏;陈雪;李琼;唐敏;陆珠;杨阳;王欢;陈长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猴头菇;葡萄糖;红糖;液体发酵;多糖;pH;胞外酶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2 年 13 卷 013 期

页码: 4361-43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糖与红糖在猴头菇液体发酵过程中对菌丝多糖分泌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猴头菇液体发酵的最适碳源.方法 分别以葡萄糖和红糖为碳源进行猴头菇菌丝液体培养,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猴头菇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与多糖含量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果胶酶活性.结果 两种碳源对猴头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较大,除菌丝生物量外,其他指标在两种碳源之间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发酵液始终为酸性,并且pH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最低可达4.36;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纤维素酶活力在发酵第11 d时显著升高并达到最高值(392 U/L),木聚糖酶活性在发酵至第7 d时显著升高至最大值(1809 U/L),但第11 d时显著降低,果胶酶在发酵至第3 d时活力最高,可达7349 U/L,3种胞外酶的活性最高值交错出现.以红糖为碳源时,pH先升至7.28,后降低至弱酸性(5.88);总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无显著变化,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多糖含量极显著升高;纤维素酶活性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但木聚糖酶及果胶酶活性无显著变化,3种酶活性最高值均低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酶活性最高值.结论 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猴头菇,猴头菇3种胞外酶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使其可以迅速分解果胶,然后为木聚糖,最后大量利用纤维素,而以红糖为碳源有利于猴头菇胞外多糖的分泌,本研究为猴头菇液体发酵后续药理作用研究与生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新疆黄伞LL-01对12种碳源物质利用能力评价. 刘淼,林辰壹,曹艳,魏鹏,贾培松,马海. 2014

[2]微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猴头菇多糖工艺研究. 周小伟,陈勇辉,叶若松,熊艳,刘惠欣,叶晓瑜,钟瑞敏. 2017

[3]猴头菇多糖的纯化工艺. 肖丽霞,于洪涛,胡晓松,马超,葛邦国. 2011

[4]桑黄真菌优势菌株筛选研究. 彭卫红,甘炳成. 2011

[5]pH、葡萄糖和几种阳离子对本溪细鳞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李卓然,胡雅悦,王茂林,王常安. 2024

[6]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 李剑梅,王艳华,郭玲玲,徐国华,朱万琴. 2014

[7]响应面法优化当归补血汤液体发酵工艺. 陈柯源,郝宝成,丁自强,梁剑平. 2019

[8]液态发酵灵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理化特征的分析. 石佳,冯杰,刘利平,唐传红,刘艳芳,张劲松. 2024

[9]北虫草液体发酵产多糖培养基优化研究. 王飞,陈柳萌,肖婧,李菁. 2007

[10]黑木耳液体发酵菌株筛选及发酵特性分析. 范秀芝,陈丽冰,史德芳,程薇,何建军,高虹. 2015

[11]不同液体发酵条件对猪苓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戚淑威,赵琪,程远辉,侯志江,和琼姬,徐中志. 2014

[12]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 2012

[13]红糖加工型甘蔗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方法的建立. 杨柳,王智能,沈石妍,杨婷,陆鑫,郭家文,应雄美. 2021

[14]停加红糖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质和氮收支的影响. 韩天骄,徐武杰,徐煜,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曹煜成. 2020

[15]不同品种甘蔗制成的红糖品质差异研究. 王智能,杨柳,沈石妍,杨婷,尚试雄,郭家文,应雄美. 2021

[16]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红糖和赤砂糖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 杨婷,王智能,杨柳,应雄美,尚试雄,崔杰,沈石妍. 2022

[17]溶解碳源与固体碳源对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影响. 王瑞龙,陈钊,李健. 2023

[18]红糖粒径对颜色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树河,李海明,李和平,李瑞美. 2022

[19]不同甘蔗品种对红糖的营养成分影响分析. 李廷洋,饶萍,贺尔奇,雷石富,卢加举. 2021

[20]几种主要糖品比较. 张福顺,於丽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