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法绿色制备茶多酚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勇

作者: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岩;王伟伟;龙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树脂;茶多酚;绿色制备;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1 期

页码: 282-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中低档茶叶资源利用率,解决目前茶多酚生产工艺使用较多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毒有机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以中低档茶叶为原料,采用食用级乙醇和水2种易得、安全的溶剂,比较BYX、HPD200A、HZ103、HZ841、NKA-9、PA、ADS17、XDA5、XDA7、NPS1、NPS2、HP20等12种树脂对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的静态吸附和解吸附效果,筛选出较好的绿色制备树脂BYX,并应用BYX树脂对茶多酚进行动态洗脱研究。结果表明,以2BV/h流速、80%乙醇体积分数、3BV洗脱体积的BYX树脂洗脱工艺参数进行茶多酚分离制备,茶多酚纯度和得率分别可达到98.36%和19.56%,咖啡碱含量为0.96%,儿茶素含量为80.82%,EGCG含量为46.52%。该茶多酚绿色制备法工艺简单易行,不使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毒有机溶剂,整个工艺过程不产生毒害污染物,安全卫生,产品质量高,可为高质量茶多酚产品的工业化绿色生产制备提供新途径。

分类号: TQ914

  • 相关文献

[1]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2022

[2]市售冷泡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冷泡浸出规律研究. 彭群华,施江,余意,蔺志远,彭佳堃,张永成,林智. 2023

[3]镁对云南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影响. 李金龙,曾婕,汪云刚,刘本英,尚卫琼,陈春林. 2019

[4]茶多酚片主要功效成分加速稳定性试验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伟伟,龙丹,薛金金. 2013

[5]抹茶滋味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杨婷,刘忠英,戴宇樵,方仕茂,李琴,张拓,冉乾松,潘科. 2023

[6]新式茶饮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分析. 俞露婷,周苏娟,金迪,傅尚文,金寿珍. 2025

[7]HPLC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及咖啡碱. 周顺珍,龚雪,周国兰,郭灿,郑文莉. 2013

[8]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赵明明,周聪,彭茂民,周有祥. 2019

[9]温度对茶多酚制品中儿茶素、没食子酸和咖啡碱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张建勇,王伟伟,崔宏春,薛金金,江和源. 2020

[10]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的比较. 段志芬,成浩,尚卫琼,李友勇,杨毅坚,杨盛美,刘本英,矣兵,郭顺云. 2016

[11]膜分离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研究. 张建勇,江用文,江和源,王伟伟,龙丹,王岩. 2013

[12]修剪施肥相结合对低产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 曹雨,崔晓明,罗显扬. 2012

[1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研究中的应用. 林郑和. 2007

[14]粒度对茶叶有效成分中温浸出特性的影响. 杨刘艳,江和源,张建勇,徐斌,刘千录. 2015

[15]四川黑茶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品质评价. 朱柏雨,夏陈,罗棵濒,朱永清,唐晓波,陈建. 2021

[16]海拔高度对庐山云雾茶品质的影响. 黄纪刚,韩文炎. 2019

[17]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和咖啡碱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尚卫琼,陈春林,孙承冕,唐一春,段志芬,杨盛美,孙雪梅,刘本英. 2021

[18]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刘家红. 2010

[19]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20]茶多酚与甲醛的反应特性研究. 励建荣,俞其林,胡子豪,朱军莉,贾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