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智
作者: 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学;茶叶;新产品;开发
期刊名称:
ISSN:
年卷期: 2010 年
页码: 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茶叶新产品的研发进展。重点介绍了低咖啡因茶、γ-氨基丁酸茶、抗过敏茶、降糖茶、超微细茶粉、冷水冲泡型茶、天然花香型绿茶和红茶、香味茶等8种新型茶产品和速溶茶、即饮茶饮料、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和茶黄素等7种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国内外发研制茶叶新产品动态与展望. 王宏树,汪前. 1995
[2]茶叶功能成分与新型食品开发. 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江用文,王斌,黄永东. 2010
[3]恢复黄麻生产 开发黄麻新产品. 龚友才,黎宇,粟建光,戴志刚. 2003
[4]恢复黄麻生产开发黄麻新产品. 龚友才,黎宇,粟建光,戴志刚. 2003
[5]关于复混肥料新产品开发的若干问题. 奚振邦. 2000
[6]方山玉叶. 谢宁波,陈朝锦. 1993
[7]茶叶功能成分与新型食品开发. 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江用文,王斌,黄永东. 2011
[8]兵团农业科研机构兴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尹飞虎. 2000
[9]我国非农用除草剂产品登记现状概述. 田志慧,沈国辉. 2015
[10]宁夏蔬果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永宏,孙幸福,赵健. 2007
[11]农村改厕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明杰,王瑞波,詹慧龙,刘洋,汤敏,孟春华,杨林川. 2020
[12]高效曝气器研制. 薛正锐,陈庆生. 2000
[13]日本制茶新技术及新产品. 赵和涛. 1993
[14]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15]气流对做青环境及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金心怡,王秀萍,吉克温,马翠兰,鲍贵林. 2003
[16]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17]茶多酚类化合物抗癌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陈宗懋. 2003
[18]常用的基因分离技术及其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 石亚亚,金孝芳,陈勋,贾尚智. 2013
[19]茶黄素的功能与利用. 江和源,张建勇,王斌,黄永东,江用文. 2010
[20]茶树新梢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s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
-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许继业;彭佳堃;高健健;李亚隆;孙若璠;易景波;匡蓓;戴伟东;谭俊峰;林智
关键词:竹沥;茶;香气;滋味;血糖;血脂
-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方成刚;杨高中;杨莹彪;张丽秋;陈霞;李连超;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藤条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