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大扁杏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梅佳爱

作者: 梅佳爱;高治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扁杏;栽培技术;黄土高原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2 年 23 期

页码: 105+107

摘要: 介绍了黄土高原大扁杏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建园、中耕培土、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分类号: S662.9

  • 相关文献

[1]沙地大扁杏栽培技术. 张晓光. 2025

[2]大扁杏叶片水浸提液化感效应研究. 王海新,吕林有,王慧新,蔡倩. 2011

[3]北方干旱地区大扁杏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姜涛. 2008

[4]辽西地区大扁杏晚霜冻害防控技术. 杨柳,洪新,李思琪,梅秀艳. 2024

[5]风沙半干旱区不同立体复合模式下大扁杏的光合特性. 王慧新,颜景波,何跃,姜涛,赵立仁,蔡立夫,孙占祥,张玉龙. 2010

[6]青鲜素抑制大扁杏开花效果初探. 李思琪,洪新,杨柳,梅秀艳. 2024

[7]辽西地区"两杏一枣"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明雨,赵明优. 2024

[8]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乔砧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李丙智,张满让,王春良,查养良,李新建. 2012

[9]黄土高原围封与自然放牧草地碳交换特征. 沈晓坤,刘明惠,张燕堃,张徐,傅华. 2014

[10]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万素梅,贾志宽,王勇,韩清芳. 2008

[11]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妥德宝,陈正新. 2004

[12]优良地被植物-唐古特获的生态特性及栽培. 尹卫. 2006

[13]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提高庭院集雨经济转化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分析.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潘学标,李少斌. 2006

[14]黄土高原3种建群种植物枯落物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袁航,侯扶江. 2010

[15]河北杨扦插繁殖技术. 王志涛. 2004

[16]陕北黄土高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变异的空间格局. 陈世宝,韦东普,夏侯国风,李勇,何忠俊. 2001

[17]黄土高原生态退化与恢复. 袁晓波,尚振艳,牛得草,傅华. 2015

[18]黄土高原苜蓿生长年限对草地N_2O释放通量的影响. 李渊,王涛,沈禹颖. 2015

[19]黄土高原4种豆科牧草生产性能及根系发育特征. 张建全,张吉宇,王彦荣,李竣成. 2013

[20]黄土高原模拟轮牧对高糖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杨天辉,成慧,Eun Joong Kim,常生华,张瑜,莫本田,侯扶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