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组合闽玉糯1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山虎

作者: 陈山虎;杨人震;卢和顶;童川拉;林建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闽玉糯1号;自交系;生育特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1-5470

年卷期: 2003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2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以地方糯质及改良材料为重点种质,采用回交转育—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玉糯1号,于2002年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试验表明,亲本9374、9592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玉糯1号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稳产性好,春播采青生育期83-90d,秋播采青生育期72-74d.从拔节至抽雄,春季需18-21d,秋季需25-30d,该时期雌雄穗分化与营养体旺盛生长并进,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生育特性及开发潜力分析.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白艳凤,张庆娜,王晓梅. 2015

[2]甜玉米和糯玉米的生育特性与栽培技术. 刘建华,胡建广. 2004

[3]优良糯玉米自交系lz-8的选育与应用. 梁燕听,张尉,孙海潮. 2008

[4]糯玉米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主要特征特性及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黄昭平,周金凤. 2012

[5]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7

[6]苏玉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二环系的应用. 黄小兰,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陆冬梅. 2012

[7]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 2012

[8]糯玉米芽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印志同,杨庆华,倪正斌,罗标,卞云龙,王益军,徐辰武,邓德祥. 2012

[9]9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程玉静. 2011

[10]糯玉米种质鲜食品质构成性状的育种潜力测试与评价. 石明亮,郝德荣,黄小兰,赵浚宇,张振良. 2016

[11]基于SSR标记的江苏沿江地区糯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丽君,张丹,薛林,李建,徐辰武. 2011

[12]从糯玉米育种目标探讨糯玉米自交系选育. 杨跃华,刘俊峰,孔亮亮,陈国民. 2007

[13]10个糯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分析. 宋旭东,黄小兰,张振良,冒宇翔,陆虎华,周广飞,陈国清,郝德荣,胡加如,石明亮. 2020

[14]优质紫黑色糯玉米自交系申W93的选育与应用. 卢媛,韩晴,王义发,颜韶兵,沈雪芳. 2017

[15]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郑洪建,刘康,楼坚锋,张建明,陆永明,侯根宝. 2008

[16]8个白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童川拉,陈山虎,卢和顶,林建新. 2001

[17]早熟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沪玉糯一号”的选育. 王义发,沈雪芳,秦国卫,张璧,卞田,高允斌,张建明,朱一峰,顾洪华,周瑞达. 2001

[18]生态型聚优方法创造优质早熟高配合力糯玉米自交系申W22.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郑洪建,侯根宝. 2005

[19]优良糯玉米自交系Nb11的选育及应用. 余桂容,杜文平,徐利远. 2012

[20]糯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棒三叶与产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王计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