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抗赤霉病鉴定效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秋英
作者: 张秋英;张绍南;叶定生;吴泽津;张海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病麦粒;浸出液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1993 年 04 期
页码: 44-46
摘要: 用赤霉病麦粒浸出液供作小麦种子萌动露白所需的水分,结果显示“浸出液”对小麦种子的露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有关,抗病品种所受抑制较弱,种子露白多;感病品种所受抑制较强,种子露白少。此结果可用于鉴别小麦品种的抗赤霉性强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土壤浸出液电导率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白伟东,韩瑞芸,汪聪慧,黄金丽. 2016
[2]扁穗牛鞭草组织浸出液对潜在混生种萌发及幼苗的影响. 杨春华,李向林,张新全,左艳春. 2006
[3]长江口底泥浸出液和悬浮液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徐兆礼,沈新强,马胜伟. 2005
[4]大豆子粒萌动期浸出液特性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刘学义,张俊荣,李永红. 1991
[5]长江口疏浚泥浸出液、悬浮液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徐兆礼,许加武,袁骐,蒋玫,陈亚瞿. 1999
[6]梨树设施栽培(下). 姜淑苓,贾敬贤,马力. 2003
[7]雾霾易诱发麦田病虫,综合防治保增收. 邱光,张晓进. 2014
[8]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9]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李海军,孙苏阳,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 2008
[10]2016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齐晓红,陈琦,侯艳红,范志业,刘迪,沈海龙,宋玉立,李世民. 2016
[11]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沈迎春,张怡,刘福海,陈怀谷,朱叶芹. 2016
[12]咪鲜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吉沐祥,陈宏洲,姚克兵,杨敬辉,王健,吴祥. 2013
[13]42%甲硫·咪鲜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吉沐祥,朱祥林,吴祥,韩正光,陈小玉. 2008
[14]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配合力及复交F_1的抗性特点.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1990
[15]小麦赤霉病的鉴别与防治. 李海军,孙苏阳,王永军,徐文静,蒋守华. 2009
[16]运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与DON毒素特异结合的亲和肽段. 邢锦城,张旭,马鸿翔,徐海,侯继波. 2015
[17]42%咪鲜·甲硫灵WP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初报. 吉沐祥,高定如,吴祥,夏有龙,任巧云,张夕林. 2010
[18]信阳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春季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姜明波,翟顺国,王守强,程泽强,韩国琼,刘先明. 2018
[19]30%多·酮WP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药效试验.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付佑胜,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汪立新. 2013
[20]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降解速度及残留风险探析. 刁春友,徐炜枫,沈迎春,钱忠海,潘以楼.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同期发情调控
作者:张海峰;李景荣;何鑫淼;王文涛;田明;陈赫书;冯艳忠;刘娣
关键词:
-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对棕榈粕-豆粕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作者:毛方华;陈倩倩;史怀;刘国红;郑回勇;张海峰
关键词:微生物固态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棕榈粕
-
藻蓝蛋白通过调节NF-κB通路影响游离脂肪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
作者:孙孟筱;郝建华;王伟;孙晶晶;江承程;张海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藻蓝蛋白;NF-κB
-
青稞鞘腐病菌产毒培养基的筛选及发酵产物对植物毒性的探究
作者:董瑞芳;陈李一凡;刘燕;郑昊文;张海峰;姚强
关键词:青稞鞘腐病;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毒性;生物测定
-
福建省2000-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作者:江川;朱业宝;陈立喆;李清华;张海峰;王金英
关键词: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
-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关键词: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真菌多样性
-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
作者:张海峰;王祖力;陈泽芳;黄玄星;陈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