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干制食用菌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璐

作者: 刘璐;乔宇;廖李;高虹;史德芳;薛淑静;李露;段秀辉;程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成分;食用菌

期刊名称: 农产品加工(学刊)

ISSN: 1671-9646

年卷期: 2014 年 18 期

页码: 32-34

摘要: 采用热风干燥对新鲜白灵菇、双孢菇、香菇、杏鲍菇进行干制处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制白灵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43.77%;干制双孢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61.873%;干制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硫化物,相对含量为74.3%;干制杏鲍菇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44.285%。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2]SDE/SPME-GC-MS分析苦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余丽,王灼琛,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5

[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茼蒿和藜篙的挥发性成分. 李阳,胡建中,乔宇,廖李,汪兰,吴文锦,陈学玲,王俊,汪超. 2013

[4]4份贵州特色香稻挥发性成分分析. 张志斌,田瑞平,吴娴,王倩,唐会会,王忠妮,龚记熠,彭强,朱速松. 2022

[5]生晒参和红参地下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崔丽丽,赵卉,宋娟,闫梅霞,罗婧,冯志伟,陈曦,董昕瑜,王丽英,苏丽敏,宋超,赵宇. 2022

[6]草鱼脆化过程中肌肉挥发性成分变化. 冯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黄卉,胡晓,郝淑贤,吴燕燕. 2016

[7]榆叶梅花香挥发性成分测定与分析. 陈敏,张江超,高飞,姜玉锁,马卫华. 2021

[8]苦荞粉、苦荞壳及苦荞麸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灼琛,余丽,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4

[9]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比较雪菊与市售菊花的挥发性成分. 沈维治,邹宇晓,刘凡,施英,廖森泰. 2013

[10]HS-SPME-GC-MS法分析不同辐照方式的人参酒挥发性成分. 曲迪,陈建波,华梅,李珊珊,孙印石. 2019

[11]基于GC-MS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河南不同产地香椿挥发性成分. 赵丽丽,程菁菁,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蒋鹏飞,王旭增. 2021

[12]加工工艺对蜂蜜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任佳淼,彭文君,田文礼,方小明,赵亚周. 2014

[1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白金针菇中的挥发性成分. 陈智毅,刘学铭,施英,吴娱明,邹宇晓. 2009

[14]气相色谱-质谱结合香气活度值分析膜分离精制技术对桂花净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郭英杰,郭智鑫,卞建明,谢秋涛,李高阳,汪凯,郭佳婧,朱向荣. 2025

[15]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双孢蘑菇和香菇中的67种农药残留. 白冰,董茂锋,邢增涛,赵晓燕. 2011

[16]同时检测动物肌肉中26种β2-兴奋剂和激素残留. 吴平谷,王强,陈慧华,应永飞,赵永信,沈向红,宋国良,徐小民. 2008

[17]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18]神湾菠萝夏季果与秋季果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刘传和,刘岩,易干军,张桂平,钟云,姜波,骆敏华. 2009

[19]固相微萃取GC-MS技术分析果味香味剂成分的研究. 马燕芬,卢德勋,罗婷,赵军,吴继红. 2009

[20]SUMMA罐捕集-GC/MS法测定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 姚常浩,伍跃辉,贾立明,陈鑫,杜英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