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半干旱区密植型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继国

作者: 刘继国;陈振武;赵艳艳;史磊;魏铁霞;王岩;于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密植型玉米;密植;辽西半干旱区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09 年 03 期

页码: 42-4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选用密植型玉米辽单565和郑单958两个新品种,每667m2种植5000株、4500株、4000株,以当地主栽品种丹玉39每667m2种植3 200株为对照,进行了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植品种增加密度后都比对照品种产量高。郑单958每667m2种植5000株、4500株、40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36.15%、22.82%、20.06%;辽单565每667m2种植5000株、45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19.2%、15.15%。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辽西干旱区密植型玉米地膜覆盖密度试验研究初探. 陈振武,赵艳艳,刘继国,王岩,史磊,魏铁霞,于显. 2009

[2]浅埋滴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雪,尹光华,马宁宁,谷健,王士杰. 2019

[3]辽西半干旱区典型森林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孙继军,马青艳,孟林,梁慧春,王冬. 2015

[4]辽西半干旱区果粮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白一光,姜涛. 2015

[5]辽西半干旱区大豆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效果研究. 李开宇,李亚男,靖凯,邓林君,孙占祥,朱勇. 2010

[6]辽西半干旱区披碱草人工草地种植技术. 李菲,任丽华,柳金库. 2024

[7]玉米栽培密度问题初探. 王宇菲,李平,付景昌. 2008

[8]密植条件下高产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比较. 蒋春姬,梁烜赫,曹铁华,于海秋. 2010

[9]玉米机械化密植增产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张旭. 2012

[10]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史振声,王延波,李凤海,朱敏. 2010

[11]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关周博,王学芳,董育红,田建华,韦世豪,李少钦,张文学,李殿荣. 2014

[12]药用植物‘海螺’望春花蕾用林栽培模式研究. 师帅,任明莹,任杰,傅松玲,董玉银,凌遵海. 2014

[13]植保机械分禾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潘佛雏,温浩军,黄春辉,李国祥,娄朝霞,缑海啸. 2018

[14]红油椿山区坡地温室栽培的几项重要技术. 尹庆珍,谷成铜,张立永,谷明月. 2018

[15]甘肃旱作区玉米合理密植机械粒收栽培技术要点. 孙多鑫,柴宗文,赵贵宾. 2019

[16]种植密度对玉米耐密性状的影响. 宫帅,张中东,郭正宇. 2018

[17]早熟 耐密 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衡玉1182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谷增辉,谢俊良,卜俊周,彭海成,陈淑萍,魏建伟,岳海旺. 2018

[18]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 尹阳阳,徐彩龙,宋雯雯,胡水秀,吴存祥. 2019

[19]河西及沿黄灌区玉米密植机械粒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柴宗文,孙多鑫. 2018

[20]新疆干旱区密植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耐密性分析. 杨杰,韩登旭,王业建,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郗浩江,李铭东,王仙,文丽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