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不同群体对玉米株高和叶片夹角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永涛

作者: 于永涛;张吉民;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株高;穗位高;叶片夹角;QTL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6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88-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H21×Mo17、自330×K36、B73×L050这3个F23∶群体为作图材料,利用SSR等分子标记,对株高、穗位高和叶片夹角3个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对株高共检测到18个QTL,对穗位高检测到12个QTL,对叶夹角检测到9个QTL。在这些影响不同性状的QTL中,有一部分处于染色体上的同一区域,有的则是区域间部分重叠或处于邻近区域。此外,有的QTL还与其他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相应性状的质量性状基因位点处于相同基因组区域。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张桂寅,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5

[2]基于多重相关RIL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 李清超,李永祥,杨钊钊,刘成,刘志斋,李春辉,彭勃,张岩,王迪. 2013

[3]基于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株高与穗位高杂种优势QTL. 张体付,梁帅强,吕远大,蒋璐,赵涵. 2017

[4]利用WGCNA鉴定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共表达模块. 马娟,曹言勇,王利锋,李晶晶,王浩,范艳萍,李会勇. 2020

[5]密度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异性分析. 王坚强,段宏凯,郑丽萍,张晓红,武艾卿,周忠宇,李金梅,李文清,穆艳芳. 2017

[6]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钱甫,张占琴,陈树宾,桑志勤,李卫华. 2024

[7]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 杨晓军,路明,张世煌,周芳,曲延英,谢传晓. 2008

[8]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2024

[9]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候选基因Zmdle1的定位. 周文期,张贺通,何海军,龚佃明,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周玉乾,邱法展. 2023

[10]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遗传基础的QTL剖析. 兰进好,褚栋. 2005

[11]基于SNP标记的玉米株高及穗位高QTL定位. 郑德波,杨小红,李建生,严建兵,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 2013

[12]航空诱变糯玉米突变体株高穗位高遗传模型. 邱正高,王贵学,杨华,祁志云,柯剑鸿,张胜恒,蔡治荣. 2008

[13]干旱和灌溉两种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 姜丽丽,樊明寿,郭九峰. 2007

[14]玉米株高QTL的定位及主效QTL的确认. 高歌,杨媛,郑军,张红伟. 2022

[15]玉米株高QTL定位研究进展. 郑雷,周羽,曾兴,邸宏,翁建峰,李新海,王振华. 2016

[16]一个新矮生玉米种质资源矮生性状QTL的定位. 石云素,于永涛,宋燕春,刘志斋,黎裕,王天宇. 2010

[17]三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 杨今胜,王永军,张吉旺,刘鹏,李从锋,朱元刚,郝梦波,柳京国,李登海,董树亭. 2011

[18]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调控机理研究. 周文期,连晓荣,刘忠祥,周玉乾,赵小强. 2021

[19]玉米品种与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刘海,段宏凯,郑丽萍,李作一,程永钢,李爱军,田森林,王艳娟. 2017

[20]玉米穗位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李博,张焕欣,杨小艳,吕颖颖,江培顺,郝转芳,吕香玲,王宏伟,翁建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