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树明

作者: 杨树明;曾亚文;王荔;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生化鉴定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S1 期

页码: 262-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鉴定水稻孕穗期耐冷种质资源的生化指标,以云南孕穗期耐冷标准品种昆明小白谷、丽粳2号和半节芒及粳稻近等基因系(十和田4//丽江新团黑谷/十和田)的BC4F8、BC4F9群体105个家系及亲本为材料,在大田冷水胁迫及正常温度条件下,连续在2011年和2012年于水稻孕穗期分别测定剑叶、花药和籽粒的26个生化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逐步回归分析和K-means聚类法进行指标筛选及耐冷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剑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叶绿素c、POD活性、游离氨基酸,以及剑叶和花药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CAT活性、抗坏血酸、游离脯氨酸和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蛋白质和γ-氨基丁酸含量对耐冷性影响显著,可作为穗期耐冷性鉴定综合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获得低温胁迫下以剑叶、花药和籽粒中各生化性状为对象的综合耐冷D值,用K-means聚类法对各D值进行联合聚类,可将丽江新团黑谷NILs的105个株系划分为3类,其中强耐冷株系32株,中度耐冷10株,弱耐冷63株。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粳掉3号近等基因系耐冷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树明,李玉萍,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黄兴奇,程在全,朱广彬. 2007

[2]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杂种后代孕穗期边际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晓娟,刘昆,凌青. 2006

[3]低温胁迫下粳稻近等基因系形态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间的关联性. 杨树明,曾亚文,杨涛,普晓英,杜娟,张素华,杨晓梦. 2015

[4]极端冷害下粳稻穗期近等基因系耐冷性状的相关分析. 桂敏,申时全,曾亚文,杜娟,普晓英,张浩,林良斌. 2005

[5]粳稻孕穗期耐冷性NILs的形态评价和分子验证. 桂敏,曾亚文,杜娟,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张浩. 2006

[6]粳稻孕穗期耐冷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申时全,普晓英,杜娟,桂敏,曾亚文. 2006

[7]云南高原稻作区影响水稻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杨树明,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曾亚文. 2015

[8]水稻不同基因型耐盐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邹德堂,郭微,孙健,王敬国,刘化龙,郑洪亮,赵宏伟,谢冬微. 2018

[9]云南粳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孕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易加洪,任雪莲. 2008

[10]不同低温胁迫下粳稻耐冷种质的孕穗期耐冷性比较. 李亚非,王连敏,曹桂兰,韩龙植. 2010

[11]杂草稻后代主要耐冷性状相关关系. 赵凤民. 2010

[12]海州湾大竹蛏资源保护区海水环境质量评价. 夏斌,马菲菲,陈碧鹃,崔毅,孙雪梅,曲克明. 2014

[13]贵州茶区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赵华富,周国兰,刘晓霞,何萍. 2012

[14]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15]早熟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宋锦花,施庆华,陈建平,王永慧. 2015

[16]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速冻菜用大豆籽粒的品质. 姜晓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3

[17]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紫花苜蓿引种初步评价. 庞丹波,李生宝,潘占兵,蔡进军,董立国,张源润,王川. 2015

[18]大蒜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王薇薇,郭军,梅燚,祖艳侠,郑佳秋,吴永成. 2017

[19]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波,秦垦,戴国礼,黄婷. 2014

[20]基于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法分析不同处理对柿果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 张鹏,韩双双,李春媛,李江阔,薛友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