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植物乳杆菌对大鳞鲃组织铅积累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晴

作者: 张晴;尚信池;耿龙武;李海涛;杜汝君;丛艳锋;徐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鳞鲃;植物乳杆菌;纳米硒;铅;生物积累;氧化应激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43-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铅(Pb)胁迫下富硒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的保护作用,利用植物乳杆菌将无机硒转化为纳米硒并添加到鱼饲料中,选用体质量为(75.4±0.9)g的大鳞鲃,设置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饲料)、铅组(水中Pb质量浓度为0.2 mg/L,饲喂基础饲料)和富硒铅组(SL+Pb,水中Pb质量浓度为0.2 mg/L,饲喂富硒饲料,纳米硒含量为5 mg/kg,植物乳杆菌含量为3.125×10~8 CFU/kg),养殖试验共进行14 d,然后采集样本,测定各组大鳞鲃肝、肾、鳃、肠和肌肉中硒和铅的积累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和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培养基中植物乳杆菌菌落数量最多,达1.150×10~7 CFU/mL,纳米硒含量为184μg/mL,电镜下可观察到球形纳米硒颗粒(SeNPs);富硒铅组鱼体各组织中硒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铅组(P<0.05),铅组鱼体肝、肾、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硒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铅组和富硒铅组鱼体各组织中铅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铅组鱼体各组织中铅的积累量依次为鳃>肝>肾>肠>肌肉,富硒铅组鱼体铅的积累量显著低于铅组(P<0.05);富硒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铅胁迫下鱼体肾和鳃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铅组和富硒铅组鱼体肾组织中抗氧化基因Nrf2、HO-1和GPx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铅组相比,富硒铅组这些指标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在含铅水体胁迫下,饲料中添加富硒植物乳杆菌能够降低鱼体各组织中的铅积累量,缓解铅胁迫下鱼体的氧化应激。

分类号: S965.1

  • 相关文献

[1]植物乳杆菌ER135对利血平诱导抑郁小鼠的改善作用. 毕云枫,李璐,赵玉娟,赵子健,杨舸,王超,段翠翠,李盛钰. 2019

[2]纳米硒对半滑舌鳎幼鱼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陈春秀,马超,戴媛媛,汪笑宇,白东清,尚晓迪,贾磊. 2019

[3]纳米硒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体成分组成和硒含量的影响. 陈春秀,尚晓迪,马超,戴媛媛,贾磊,白东清. 2018

[4]不同形态硒在水产养殖中的生物利用和毒性研究进展. 陈春秀,戴媛媛,贾磊,孙学亮,董玉波. 2018

[5]纳米硒对半滑舌鳎幼鱼生长、体成分组成和硒含量的影响. 陈春秀,尚晓迪,马超,戴媛媛,贾磊,白东清. 2018

[6]纳米硒的生物学特点及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陈惠婷,杨炜君,刘香香,刘海燕,李丽,钟妙嫦. 2018

[7]嘧菌酯与三种外源硒对不同生命阶段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郭志芯,毛连纲,张兰,张燕宁,朱丽珍,蒋红云. 2021

[8]纳米硒对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秦粉菊,金琎,顾华杰,钱伟,陈家长. 2011

[9]海藻多糖–纳米硒的结构及其促进水稻硒累积的机理. 王潮鑫,杨春妹,张木,沈宏. 2023

[10]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条件优化及活性评价. 朱燕云,王欣,陈丹艳,马敬泽,朱宁,靳红梅. 2023

[11]纳米硒对甜菜叶片转录组的影响. 郑文哲,王莹莹,张辉,张必周,孙梦媛,王良,张惠忠,李晓东,付增娟,赵尚敏,鄂圆圆,张自强. 2024

[12]微生物合成纳米硒的研究进展. 张晨婷,杭怡琼,薛惠琴,.陆扬,.裴彩霞,.卢永红. 2023

[13]三种益生芽孢杆菌制备纳米硒能力研究. 张鹏博,彭晴,乔宇,徐小轻,张宇微,田丹丹,黄英,马蓝,石波. 2021

[14]微生物纳米硒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覃柳兰,梁祖珍,庄映红,潘玲华,滕献有,雷裕华,杨建明. 2021

[15]海洋哺乳动物体内新污染物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解怀君,闫振辉,田甲申,杜静,刘昱宏. 2024

[16]不同污染背景生境中背角无齿蚌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陈修报,苏彦平,孙磊,刘洪波,杨健. 2013

[17]东湖移殖背角无齿蚌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孙磊,陈修报,苏彦平,刘洪波,倪乐意,杨健. 2014

[18]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在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帅,于慧娟,黄宣运,娄晓祎,叶洪丽,杨光昕,史永富. 2019

[19]野生及养殖背角无齿蚌中元素的生物积累特征. 杨健,曲疆奇,刘洪波. 2010

[20]背角无齿蚌幼蚌不同组织的铜积累特征. 刘凯,陈修报,刘洪波,姜涛,杨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