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庆善
作者: 卢庆善;邹剑秋;朱凯;张志鹏;王艳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种质资源;多样性;利用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06 期
页码: 798-8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全世界收集到的高粱种质资源168500份,其中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有36774份,占总数的21.8%,美国42221份,占25.1%,印度20812份,占12.4%,中国12836份,占7.6%,其他国家55857份,占33.1%。上述国际研究所和国家在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登记的基础上,对其遗传的多样性和各种性状做了鉴定,从中筛选出许多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的资源,满足了高粱遗传改良的需要,成为当代和未来人类有价值的资源。建立核心种质对种质资源的保存、维护和利用是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卢庆善. 2011
[2]高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评价. 卢庆善. 2011
[3]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评价. 卢庆善. 2011
[4]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王和平,张福耀,程庆军,平俊爱,杜志宏,郭玉兰,王晋中. 2000
[5]高粱不育系赤A6的选育及利用. 成慧娟,于大伟,王立新,葛占宇,隋虹杰,潘映雪. 2020
[6]我国高粱两大主干恢复系晋粱5号和晋辐1号的选育及利用. 侯荷亭,侯旭东,何策熙,牛天堂. 2000
[7]高粱低单宁含量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王黎明,马景生,张育松,焦少杰,申忠宝,王军. 2002
[8]高粱育种中利用A_3类型CMS的探讨. 景小兰,董良利. 2008
[9]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10]高粱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王黎明,张育松,马景生,焦少杰,申忠宝. 2002
[11]高粱雄性核不育基因的利用(综述). 卢峰,吕香玲,宋仁本,卢庆善. 2001
[12]异细胞质不育系在黑龙江省高粱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申忠宝,解艳华. 2006
[13]高粱A_3类型CMS利用的探讨. 董良利,景小兰. 2006
[14]高粱糯质资源创新及其利用研究. 董怀玉,徐秀德,姜钰,王丽娟,杨晓光. 2007
[15]高粱的野生近缘种及其利用价值. 卢庆善,朱凯,张志鹏,王艳秋,段有厚. 2006
[16]云南糯玉米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利用. 张建华,米艳华,张金渝,杨晓洪,王建军,肖植文,肖卿,尹小怀. 2004
[17]辣椒多样性及其利用. 滕有德. 2003
[18]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 刘本英,孙雪梅,宋维希,蒋会兵,矣兵,段志芬,马玲,汪云刚,孙承冕. 2010
[19]重庆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利用. 侯渝嘉,李中林,彭萍,胡翔,徐泽. 2007
[20]太湖灌溉稻区植被多样性研究初报. 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陈建明,俞晓平,陶林勇.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高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研究
作者:张志鹏;张飞;吴晗;陈柏志;朱凯;王艳秋
关键词:高粱;水肥一体化;光合特性;产量;调节
-
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朱凯;丁茁荑;吴艺飞;刘志全;段晓铨;张竹青;陈文超;廖卢艳;周晓波
关键词:菜薹;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耐密型机械化优质饲用高粱杂交种辽杂69的选育与栽培研究
作者:王艳秋;张旷野;张飞;王佳旭;杨琳琳;陈柏志;赵泽阳;张志鹏
关键词:饲用高粱;选育;栽培;耐密型;机械化;优质
-
藜麦CqCHS1基因的克隆及胁迫下表达分析
作者:尹航;陈紫岩;张豪杰;魏杰;林参;张志鹏;吴传万
关键词:藜麦;查尔酮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
减氮增施DMPP对高粱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佳旭;张飞;张旷野;柯福来;王艳秋;卢峰;朱凯
关键词:高粱;氮肥减施;硝化抑制剂;干物质;氮素利用率
-
高粱优质多抗糯质雄性不育系LA34的创制与应用
作者:王艳秋;张飞;朱凯
关键词:糯高粱;雄性不育系;LA34;优质
-
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蒙古冰草抗旱相关基因
作者:樊璐;唐俊;马琳;张志鹏;蒋庆雪;李俄仁措;马巧玲;王学敏;赵威
关键词:蒙古冰草;干旱;三代全长转录组;二代转录组测序;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