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型巨大侧耳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婧怡

作者: 李婧怡;骈永茹;严廷良;杨阳;李勤奋;李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巨大侧耳;不同温型;营养需求;生长条件;生物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8 期

页码: 1652-16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巨大侧耳(Pleurotus giganteus)是国内新开发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典型的耐高温特性,在热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团队通过前期在热区进行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筛选到 2 株具有不同出菇温型的菌株,分别适合于热区的热季和凉季栽培,可有效保障当地巨大侧耳市场的全年供应.为充分了解巨大侧耳的菌丝体营养需求和适宜培养条件,本研究以筛选到的高温型(PG46)和中温型(PG79)巨大侧耳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比较和分析 2 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液体发酵条件,并对液体发酵中菌丝体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PG46 和PG79 的生长条件基本一致,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蛋白胨,最适 pH 为 7,最适温度为 25~28℃;但在 30℃时,中温型菌株 PG79 的菌丝体开始遭受高温胁迫,菌落形态开始出现不规则现象;正交试验论证了单因素结果,且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均为:氮源>pH>温度>碳源.液体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在生物学特性基础上,当摇床转速为 150 r/min,装液量为 120 mL,接种量为 12%时,更适宜巨大侧耳菌丝体生长;PG46 和PG79 的菌丝体生长均呈"对数增长"的动态模式,分别在第 15 天(0.95 g)和第 13 天(1.09 g)获得最高菌丝生物量,且PG79 始终高于PG46,与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差异一致(PG79>PG46).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温型巨大侧耳的规模化栽培、高温胁迫条件优化、杂交育种,以及深入开展巨大侧耳的表型和基因型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甘肃省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筛选. 张桂香,杨建杰,刘明军,杨琴. 2019

[2]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特性研究. 何志刚,梁璋成,任香芸,林晓姿,李维新,陆东和. 2011

[3]同步脱氮除硫菌株生长条件影响的研究. 陈子爱,蒋鸿涛,王超. 2010

[4]毛木耳野生菌株Aa-019的鉴定与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杨杰,郭尚,刘虹,车星星,骈跃斌. 2021

[5]不同生境下Epichloё gansuensis对醉马草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钟睿,周晓蓉,张稚钦,夏超,李娜娜,张兴旭. 2017

[6]三个苎麻脱胶高效菌种的生长条件优化. 李琦,成莉凤,段盛文,冯湘沅,彭源德. 2016

[7]Bacillus subtilis BE-91生长及其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成莉凤,戴小阳,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 2015

[8]水葫芦的生长条件和生长发育. 苏明星,陈璐,朱育菁,陈皓,刘波. 2010

[9]BacillussubtilisBE-91生长及其胞外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成莉凤,戴小阳,冯湘沅,段盛文,郑科,刘正初. 2015

[10]大白口蘑菌丝的培养优化. 刘鸿高,王元忠,张东艳,刘鲁峰. 2011

[11]2种肠道微生物抗菌肽的特性研究(英文). 王秋菊,崔一喆,袁玲,王晶,徐子涵,许丽. 2010

[12]紫红蘑菇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程远辉,侯志江,徐中志. 2010

[13]梭伦小剥管孔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 戴丹,王振,胡佳,戴建成,彭新红,孙鹏,陈绪涛,王志伟,魏云辉,李玉. 2024

[14]环境因子对鸟巢蕨生长的影响. 姜殿强,张浪. 2011

[15]油菜无菌苗最佳生长条件的探讨. 李劲峰,郑树松,蒋海玉,张美华,符明联. 2006

[16]提高人工草场产草量的几项措施. 王英,王鹤桥,宿庆瑞. 1991

[17]大杯蕈白色变异菌株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雪凤,潘庆流,吴圣进,刘增亮,张雯龙,石鹏,韦贤平. 2022

[18]浮萍环境修复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顾新娇,王文国,胡启春. 2013

[19]玉米生长条件对玉米原生质体转化的影响研究. 谢礼,宗娜,赵军. 2014

[20]生防木霉菌Tr11菌株适宜生长条件研究. 关天舒,朱茂山,李柏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