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对浅海筏式贝类养殖系统的修复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秀堂

作者: 袁秀堂;杨红生;周毅;毛玉泽;许强;王丽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参;摄食;生长;排泄;筏式贝类养殖系统;生物修复潜力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08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866-8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浅海筏式养殖滤食性贝类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假粪(总称生物沉积物),对海水养殖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而沉积食性海参能够有效清除颗粒有机物,在海水养殖系统中扮演"清道夫"的生态角色.为评估刺参在浅海筏式贝类养殖系统中的生物修复潜力,本文在不同季节现场研究了贝-参混养模式下刺参对贝类生物沉积物的摄食及生长和排泄特征.结果表明:刺参能够在新设计的养殖设施中与滤食性贝类混养,最大生长率达0.34%.d-1;并可通过摄食有效清除贝类生物沉积物,摄食率为0.1746 g.g-1.d-1(夏季,21.2℃)、0.0989 g.g-1.d-1(秋季,19.2℃)和0.0050 g.g-1.d-1(冬季,7.7℃);刺参主要通过排泄溶解形态的NH4+-N和PO43--P来促进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生,其排泄率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基于现场试验数据,估算了刺参在桑沟湾的生物修复潜力,刺参与贝类混养可摄食4.5~159.6 kg.hm-2.d-1生物沉积物、排泄1382.5~3678.1 mmol.hm-2.d-1NH4+-N及74.6~335.7mmol.hm-2.d-1PO43--P.表明刺参对浅海筏式贝类养殖系统具有较大的生物修复潜力,贝-参混养模式不仅能够取得较大的生态效益,而且能显著增加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分类号: S968.3

  • 相关文献

[1]周期性断食对皱纹盘鲍生长、摄食、排粪和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任黎华,张继红,王文琪,杜美荣,张明亮,高亚平,吴桃. 2012

[2]高盐胁迫对黄河口四角蛤蜊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孙雪梅,陈碧鹃,高萍,夏斌,崔正国,孙慧玲. 2012

[3]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常青,关长涛,梁萌青,曹宝祥,刘宁,姜泽明,刘晓静. 2009

[4]几种氨基酸对日本鳗鲡摄食、消化和生长的影响. 唐丽花,王广军,余德光,谢骏. 2009

[5]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鲇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常青,关长涛,梁萌青,曹宝祥,刘宁,姜泽明,刘晓静. 2009

[6]黄渤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牟秀霞,张弛,张崇良,徐宾铎,薛莹,田永军,任一平. 2018

[7]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的影响. 任纪龙,魏平平,费凡,代明允,马贺,高东奎,宋昌斌,陈涛,刘鹰. 2019

[8]盐度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摄食生长的研究(英文). 尤宏争,张升利,郭忠宝,姜志强. 2013

[9]不同饵料条件下玉筋鱼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的比较. 刘勇,孙耀,唐启升. 2005

[10]斑鰶的摄食、生长与生态转换效率──现场胃含物法在室内的应用. 孙耀,张波,郭学武,王俊,唐启升. 1999

[11]光照条件对养殖虾蟹类幼体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胜负,乔振国. 2009

[12]人工育苗条件下银鲳仔稚幼鱼摄食与生长特性. 施兆鸿,马凌波,高露姣,于宏,柳敏海,陈波,傅荣兵. 2007

[13]延迟投饵对卵形鲳鲹早期仔鱼阶段摄食、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许晓娟,区又君,李加儿. 2010

[14]饥饿对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李孟均,周传江,陈先均. 2009

[15]饥饿和再投喂对西伯利亚鲟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李耕,姜志强,韩毅颖,张力,潘玉洲. 2009

[16]饵料粒度对玉筋鱼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的影响. 刘勇,孙耀,唐启升. 2006

[17]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白海文,张颖,李雪,孙大江. 2012

[18]文莱海域网箱养殖条件下卵形鲳鲹的生长与摄食特性. 施兆鸿,彭士明,袁翔,韦成昱,刘鸣. 2019

[19]大泷六线鱼仔鱼摄食及生长的研究. 邱丽华,姜志强,秦克静. 1999

[20]水温对不同规格细鳞鲑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刘洋,刘红柏,徐革锋,牟振波,尹家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