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模式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子琪

作者: 刘子琪;华利民;王丽丽;何娜;王昌华;唐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种植模式;还田方式;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北方水稻

ISSN: 1673-673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22-26

摘要: 为探明水稻不同种植模式与还田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以辽星21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移栽与直播种植2种模式下秸秆还田、炭化还田和不还田3种方式土壤中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种植模式较移栽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全磷含量增加0.9%、5.4%和7.1%,生物炭还田较不还田处理分别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9.6%、20.1%、5.3%和8.1%。因此,直播种植结合生物炭还田可作为提高农田肥力、改善土壤养分的一项促进北方寒地稻田资源再利用有效措施。

分类号: S158%S511

  • 相关文献

[1]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贵,冒宇翔,沈俊明,薛林,王晓琳,张自常. 2016

[2]不同种植模式对佛手山药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刘东海,乔艳,李双来,张智,李菲,徐为,胡诚. 2021

[3]不同种植模式下苹果园土壤氮磷养分的分布特征. 董贞凯,穆兴民,李朋飞,赵沛义,田耀金. 2021

[4]不同种植模式对黑龙江黑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聪,李明,邱广伟,王立春,刘玲玲,王怀鹏,庞泽,唐春双,孙继英. 2023

[5]鄂西南不同旱地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赵书军,李车书,王毅,王永健,佀国涵,徐大兵,袁家富. 2014

[6]不同典型作物种植模式和土壤类型农田养分含量现状分析. 蒋云舞,王建新,鲁耀,杨景华,周敏. 2013

[7]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8]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 刘畅,杨蕾,张培智,张建成,赵春芝,张汇娟,张宏旭. 2019

[9]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谢红梅,朱钟麟,郑家国,姜心绿,卿明福. 2006

[10]大棚草莓-晚稻-茄子2年3茬种植模式. 何圣米,吴平,龚佩珍,唐红芳. 2016

[11]膜下滴灌水稻穴直播机的研究设计与试验. 王士国,牛琪,陈学庚. 2016

[12]不同油稻轮作模式产量形成过程的比较. 陈畅,李俊,张利艳,马霓,刘丽欣,代碌碌,康洋歌,刘哲辉,赵运成,张春雷. 2015

[13]不同水稻种植模式下淹水及排干期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的变化. 陈睿,廖雯萍,凌波,赵小莲,林雅容,陈建民. 2024

[14]早果菜—水稻—秋冬果菜三熟高效种植模式. 魏祥云,李桂莲,王天文,文林宏,王惠科,费伦英. 2008

[15]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表观平衡和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李超,程凯凯,汪柯. 2019

[16]节水抗旱稻"八月香"经济效益及市场调查分析. 周洲,方萍萍,张莉侠,覃梦妮. 2024

[17]“马铃薯—水稻—马铃薯”超高产种植新模式. 黄钢,吴飞,刘守照,尹桂英. 2007

[18]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张向前,徐云姬,武盼盼. 2019

[19]双小拱棚小南瓜-晚稻高效种植模式. 吴平,何圣米,龚佩珍,唐红芳,马伟冬. 2016

[20]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模式及其应用效果研究概述. 周念,章家恩,罗明珠.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