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迷敏
作者: 张迷敏;李静梅;乔宇;彭晴;Ojokoh Eromosele;陈旭;谢越;杲龙;石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藻酸寡糖;大豆;大豆异黄酮;大豆抗毒素;营养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16 期
页码: 3239-32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抗毒素生成和积累过程中,特别是当大豆抗毒素累积量达到最大时,大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为大豆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4%(w/v)的褐藻酸寡糖溶液作为诱导剂对大豆进行诱导。分别提取不同培养时间(0—6d)下大豆中的异黄酮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GC)等方法检测各培养时间下大豆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经褐藻酸寡糖诱导后,大豆中的异黄酮化合物、氨基酸、寡糖、脂肪酸等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异黄酮类化合物中,大豆抗毒素的累积量在培养第5天时达到最高,由诱导前的0.01 mg·g-1升高至1.72 mg·g-1,第5天时香豆雌酚含量由开始时的15.74μg·g-1升高至664.8μg·g-1,染料木素含量由开始时的1.58μg·g-1升高至24.03μg·g-1,大豆苷元则由培养开始时的54.56μg·g-1降低至19.02μg·g-1。诱导组大豆中的总氨基酸含量由开始时的39.38%升高至43.45%,且苏氨酸、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所升高,非诱导组大豆中的氨基酸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含量总体低于诱导组大豆。诱导组大豆中蔗糖含量由培养开始时的53.72 mg·g-1减少至21.5 mg·g-1,棉籽糖和水苏糖分别在培养第3天和第4天即被完全消耗;非诱导组大豆中蔗糖含量由培养开始时的53.72mg·g-1减少至23.09 mg·g-1,且仍有少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被检出。诱导组大豆中的脂肪酸总含量由培养开始时的14.27%降低至14.01%,但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和比例有所增加。【结论】褐藻酸寡糖在诱导大豆获得最高大豆抗毒素含量时,增加了大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提高了大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消除了大豆中的胀气因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豆的油脂品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褐藻酸寡糖诱导下大豆中大豆抗毒素的累积变化. 胡佳,石波,Ojokoh Eromosele solomon,梁平,李静梅. 2012
[2]硝酸银诱导不同大豆品种中大豆抗毒素生成量的差异. 冯东岳,石波,梁平. 2012
[3]大豆中6种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步测定方法研究. 阿曼古丽牙森,邹婷婷,夏世玉,贺平丽. 2012
[4]大豆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及其近红外分析. 王力立,段灿星,双少敏,任贵兴. 2011
[5]大豆、大豆异黄酮研究历程. 蔡娟,卢建,施寿荣,童海兵. 2013
[6]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与IFS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关系. 练云,魏荷,雷晨芳,武永康,李海朝,王金社,卢为国. 2014
[7]大豆PAL2-3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研究. 梁冬,徐红,秦海成,范革,王珣,张大勇. 2017
[8]大豆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大豆异黄酮和抗毒素诱导积累研究进展. 王凯强,彭晴,乔宇,丁慧,徐小轻,张宇微,魏晨阳,石波. 2017
[9]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杨红旗. 2012
[10]硝酸银诱导青仁乌生成大豆抗毒素的机理. 冯东岳,石波. 2012
[11]甘薯淀粉加工废渣制备复合寡糖的条件优化及其活性评价. 董向艳,李静梅,石波,彭晴,乔宇,Ojokoh Eromosele,张迷敏. 2014
[12]响应面法优化低聚木糖诱导大豆抗毒素合成条件. 王凯强,杨雪,李常风,段晓,彭晴,乔宇,石波. 2022
[13]大豆籽粒大小差异对豆芽营养品质的影响. 李振华,罗珊,段玉,刘一灵,康玉凡. 2011
[14]一次测定12种大豆异黄酮单体的HPLC方法优化及在豆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于寒松,陈今朝,胡耀辉. 2015
[15]酱油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研究进展. 袁佩佩,王明,王陶. 2014
[16]大豆异黄酮的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王明,李文,王陶. 2014
[17]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解大豆中异黄酮方法研究. 张晓波,吴岩,林红. 2006
[18]豆制品废水中蛋白质回收研究. 秦学磊,张国治,刘宇,芦鑫. 2018
[19]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宋永生,张炳文,郝征红,岳晖. 2002
[20]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宋永生 ,张炳文 ,郝征红 ,迟玉森.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贮藏对秋葵采后生理及糖代谢调控的影响
作者:乔宇;胡丽萍;郑鄢燕;马丽丽;左进华;王正荣
关键词:秋葵;低温;贮藏品质;糖代谢
-
植物提取物协同抗生素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旭;伊蓝坤;白玉彬;王玮玮;魏小娟;商子璇;李家菁;朱阵;张继瑜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抗生素;协同抑菌;细菌耐药性
-
虾壳粉添加量对小龙虾酱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于金玉;谌玲薇;胡传峰;陈戈辉;李弥友;乔宇;于巍
关键词:小龙虾;虾壳粉;虾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微生物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草鱼和中华绒螯蟹中五氯酚酸钠残留量
作者:娄晓祎;徐依琳;罗慧娟;王艺红;黄宣运;李水根;黄冬梅;陈旭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固相萃取;水产品;五氯酚酸钠
-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伊蓝坤;陈旭;白玉彬;王玮玮;魏小娟;张志锦;俞筱妍;朱阵;张继瑜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菌机制;抗生素;协同抗菌;协同机制
-
不同辐照剂量对加工用水中小龙虾虾黄感官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琪;王世哲;陈戈辉;乔宇;汪超;李弥友
关键词:小龙虾副产物;虾黄;辐照;品质;风味
-
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肌肉熟制前后滋味差异
作者:刘煊;邱文兴;胡传锋;杜柳;刘栋银;向开凯;汪超;乔宇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热处理;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滋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