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质抗旱性鉴定及生理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秀林

作者: 郭秀林;刘子会;栗秋生;张文英;谢俊良;栗雨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抗旱性;鉴定;生理机理;高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7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101-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玉米种子萌发期、苗期及整个生育期相结合,研究了玉米种子耐旱指数(GSI)、不同生理性状和抗旱指数(DRI)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正常条件下叶片水势值较高、胁迫后降低幅度较大以及渗透势较高、胁迫后降低幅度较小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正常条件下水势低、胁迫后降低幅度中等以及胁迫前后渗透势降低幅度较大的品种抗旱指数较低;正常条件下植株POD活性较低、而胁迫后酶活升高幅度较大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而本身酶活较高,胁迫后升高幅度较小的品种,抗旱指数较低;胁迫下升高幅度较小、而本身脯氨酸含量较高的品种,抗旱指数较大;胁迫下升高幅度较大且本身脯氨酸含量较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一般较小;正常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较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也较大。种子耐旱指数低的品种,抗旱指数也低。综合认为,萌发期种子耐旱指数、苗期叶片水势、渗透势、POD活性与抗旱指数的一致性较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次之,从机理上解释了玉米抗旱性差异。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对3个关键时期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鉴定.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陈传永,刘月娥,张连平,叶翠玉,刘秀芝. 2017

[2]新疆玉米抗旱研究进展. 刘成. 2007

[3]玉米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刘开昌,王庆成,张海松,冯凯. 2003

[4]主要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栗雨勤,张文英,谢俊良,彭海成,李建兵,卜俊周. 2006

[5]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卫云宗,乔蕊清,刘新月. 2001

[6]辣椒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杨红,姜虹,耿广东,张爱民,邢丹,张绍刚. 2013

[7]3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的初步鉴定. 罗绍薇,罗天琼,刘正书. 2007

[8]棉花品种资源花铃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郑巨云,王俊铎,龚照龙,梁亚军,张泽良,艾先涛,郭江平,莫明,李雪源. 2021

[9]臂形草属种质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严琳玲,白昌军. 2014

[10]不同品种亚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姚玉波. 2015

[11]17个苜蓿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 孟林,毛培春,张国芳,史晓霞. 2008

[12]黍稷农家种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田间鉴定. 刘宁,王威,颜国荣,肖菁,白玉亭,柏仲祥,昌小平,刘志勇,景蕊莲. 2016

[13]不同银合欢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 严琳玲,张瑜,白昌军. 2014

[14]谷子品种抗旱性的苗期快速鉴定. 张锦鹏,王茅雁,白云凤,贾晋平,王国英. 2005

[15]渗透胁迫对水稻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赵运林,周朴华,彭晓赟,李小湘,王淑红. 2008

[16]22个柱花草材料幼苗期抗旱鉴定初步结果. 龙会英,张德. 2015

[17]臂形草属种质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严琳玲,白昌军. 2014

[18]不同粒用高粱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试验. 焦志银,王金萍,石燕楠,王志芳,张静,顾春,杜启,刘博成,牛敬田,吕芃. 2023

[19]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2024

[20]广西春大豆品种抗旱性评价及抗旱鉴定指标初步研究. 梁江,陈渊,曾维英,韦清源.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