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苜蓿越冬期根系生理代谢响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龙

作者: 王晓龙;杨曌;来永才;钟鹏;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王建丽;高海娟;李莉;张杨;李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越冬期;生理特性;抗寒性;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饲料

ISSN: 1004-3314

年卷期: 2023 年 023 期

页码: 126-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苜蓿越冬期根系生理代谢响应机制,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耐寒苜蓿种质材料,本研究以国内外5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苜蓿越冬期根系生理指标如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相对电导率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耐寒苜蓿品种.结果表明:冷胁迫下,龙牧801和公农2号根系内Pro、SS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冻胁迫下,龙牧801根系内Pro含量最高,为628.21 nmol/g,且龙牧801、公农2号和草原3号的SS、SP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而皇后和赛迪苜蓿的MDA和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运用隶属函数对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出品种的抗寒强弱顺序为:龙牧801>公农2号>草原3号>皇后>赛迪.

分类号: S816.5

  • 相关文献

[1]低温对7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晓龙,杨曌,李红,米福贵,来永才,钟鹏,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张杨,宋敏超,王锐,高海娟,周景明. 2022

[2]苜蓿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杨威,陈东明. 2002

[3]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初步评价. 刘艳芝,夏彤,王玉民,邢少辰,王中伟,谭化,董英山. 2007

[4]不同苜蓿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糖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孙明雪,张玉霞,丛百明,王显国,田永雷,张庆昕,杜晓艳. 2021

[5]低温下苜蓿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的研究. 夏明,刘亚学,阿拉木斯,李志勇. 2002

[6]游离氨基酸在苜蓿抗寒生理中的作用. 陶雅,孙启忠,玉柱. 2010

[7]夏季不同播期对苜蓿抗寒性及越冬的影响研究. 刘罡,张庆昕,张玉霞,朱爱民,陈卫东,田永雷. 2024

[8]低温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卫东,张玉霞,丛百明,王显国,田永雷,张庆昕,杜晓艳. 2021

[9]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王运涛,于林清,萨仁. 2012

[10]氨基酸与苜蓿抗寒性. 陶雅,孙启忠,李峰,杨秀芳,杨晓亮,邢启明. 2009

[11]18个苜蓿品系种子萌发期对温度的响应. 彭运翔,张力君,陈立波. 2012

[12]田间越冬期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的生理生化特性. 南丽丽,师尚礼,朱新强,郭全恩. 2011

[13]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种子对龙牧803苜蓿M2代的抗寒性影响. 尚晨,韩贵清,陈积山,刘杰琳,张月学,唐凤兰,韩微波,蒿若超,刘凤歧. 2009

[14]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苜蓿根系性状影响及抗寒效应研究. 冯鹏,申晓慧,李如来,张华,郑海燕,李志民,李增杰,姜成,孙力,郭伟,张英俊. 2017

[15]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抗寒性评价. 南丽丽,师尚礼,陈建纲,朱新强,郭全恩,赵文翰. 2011

[16]澳大利亚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王绛辉,卢欣石,严秀将,张明军. 2007

[17]我国苜蓿种植业发展注意事项及方针策略. 赵艳,吕林有,郝鑫,李媛. 2024

[18]苜蓿秋眠性及其与抗寒性和产量的关系. 李向林,万里强. 2004

[19]藏北高寒区越冬期间野生早熟禾根系生理特征及抗寒性比较. 周娟娟,魏巍,桑旦,秦爱琼,黄利春,汪丽军. 2019

[20]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