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酶法提取裂壶藻油的工艺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兵兵

作者: 吴兵兵;荣辉;杨贤庆;李来好;戚勃;马海霞;杨少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裂壶藻;两步酶解;油脂提取;工艺优化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7 年 24 期

页码: 84-88+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两步酶法提取裂壶藻油并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裂壶藻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验证实验对正交结果进行验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中性蛋白酶添加量9%,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酶解pH6.5;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12%,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6 h,酶解pH9.5。在此条件下的清油得率可以达到90.22%。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裂壶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4.13%,DHA含量为32.06%。

分类号: TQ644

  • 相关文献

[1]产油脂海洋微藻的筛选、鉴定及Fe~(3+)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孙漫,聂娟,袁维道,张福特,方哲. 2012

[2]响应面试验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研究. 杨永兴,连雅丽,许铭强,阿依佳·朱马义,邓伊洋,杨海燕,马燕. 2023

[3]生物酶技术在油脂制取中应用. 万楚筠,黄凤洪,夏伏建. 2005

[4]油菜籽加工技术及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 张巍,彭晓琴,杨昌敏,赵帮泰,王义鹏,陈苗苗. 2024

[5]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黄亮华,李浩洋,李彬,廖梅杰,陈骏佳,班甲,荣小军,李强,王印庚. 2014

[6]复合酶解裂壶藻渣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武琼,胡晓,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郝淑贤,林婉玲,黄卉,邓建朝. 2015

[7]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裂壶藻油脂中的DHA. 吴兵兵,荣辉,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邓建朝,胡晓. 2020

[8]裂壶藻和乳铁蛋白对大肠杆菌K99攻毒哺乳犊牛腹泻、生长性能、粪便评分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阿拉腾珠拉,刘文慧,马露,任丽娟,高胜涛,卜登攀. 2020

[9]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精荚再生的协同作用. 刘栋梁,黄建华,周发林,杨其彬,姜松,杨丽诗,朱彩艳,江世贵. 2018

[10]裂壶藻渣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稳定性. 胡晓,武琼,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林婉玲,戚勃. 2015

[11]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中国对虾生长及TLR/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 李美玉,李健,陈萍,王琦. 2012

[12]裂壶藻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特性. 胡晓,刘晶,高颖,李瑞杰,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戚勃,荣辉. 2021

[13]佛手瓜凝固型酸奶制作工艺优化. 石彬,李咏富,何扬波,龙明秀,梁倩. 2019

[14]即食腐竹调味工艺的研究. 王晓珊,陈君琛,翁敏劼,赖谱富,杨艺龙. 2015

[15]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柄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 刘丽娜,王安建,田广瑞,李静,魏书信. 2016

[16]苦瓜茶工艺优化对苦瓜多糖含量的影响. 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杨文飞,郭小山,汪国莲,王伟中,吴传万. 2016

[17]脱盐盐渍辣椒发酵工艺优化及风味品质研究. 罗凤莲,夏延斌,王燕,蒋立文,欧阳建勋. 2017

[18]椪柑籽油超临界提取工艺的优化. 夏延斌. 2012

[19]安梨酒发酵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孙翠焕,陈丽媛,徐冲,陈杰,冯华. 2014

[20]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深层发酵产内切型菊粉酶工艺. 李娟,曹泽虹,李超,高明侠,高兆建,王春,陈阔,靳卫涛,张晨杰,林占胜,李雪晴,王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