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后追肥对建植当年紫花苜蓿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睿智
作者: 徐睿智;吴晓娟;杨惠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刈割后追肥;建植当年;饲草生产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01 期
页码: 195-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施肥是苜蓿生产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但苜蓿刈割后的追肥效应以及最佳追肥管理方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追肥时间和不同氮、磷追施配比对苜蓿刈割后再生长的影响.以建植当年陇东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追肥时间(刈割当日和刈割后7 d,分别表示为T0和T1)、3个氮肥水平(0、25和50 kg·hm-2 N,分别表示为N0、N25和N50)和3个磷肥水平(0、30、60 kg·hm-2 P2O5,分别表示为P0、P30和P60),并设3个重复,共54个小区.研究发现:1)建植当年苜蓿刈割后追肥促进了后茬苜蓿的生长,其中刈割后立即施用少量磷肥(T0N0P30)处理下株高最高,比对照(T0N0P0)增加了20.53%.刈割后追肥提高了苜蓿的叶茎比,在T1时进行高氮低磷配施(N50P0和N50P30)中最为明显.2)第2茬苜蓿产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刈割后立即高磷高氮追施(T0N50P60)下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3.58和0.94 t·hm-2,与T1处理下的结果有显著差异.刈割后追肥对苜蓿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3)氮磷肥配比追施对单位体积土壤中后茬苜蓿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最大根长密度(2.66 mm·cm-3)和根表面积密度(7.75 mm2·cm-3)出现在无肥(N0P0)、T0N25P30处理中,根体积密度在T1N25P30条件下最大.不同处理的根系生物量差异较大,但均高于不施肥处理(N0P0).综上所述,在陇东黄土高原雨养农区,刈割后追施氮、磷肥促进了建植当年苜蓿的再生.在当地的生产实践中,建议在苜蓿刈割后立即追施少量磷肥(30 kg·hm-2 P2O5)或每公顷配合追施50 kg N和60 kg P2O5.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时代背景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作者:杨宪龙;杨惠敏;张建全;沈禹颖;王自奎;杨倩
关键词:课程思政;发展机遇;元素挖掘;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
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创制和研究
作者:马婧;杨惠敏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良种创制;种子;种质资源利用
-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解析
作者:刘玉婷;袁筱萍;杨惠敏;黄佳慧;朱哲楠;卢钿钿;沈思怡;杨窑龙;饶玉春
关键词:白叶枯病;数量性状位点(QTL);水稻;基因聚合
-
施氮对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叶性状和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筠钰;吴晓娟;吴宛萍;周涛;杨惠敏
关键词:间作比例;氮肥;叶性状;矿质氮
-
混播比例对两种苜蓿混播草地产量和种群密度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叶婷;吴晓娟;芦奕晓;刘生娟;姜卓慧;杨惠敏
关键词:苜蓿;猫尾草;无芒雀麦;混播比例;生产性能;结构稳定性
-
水分对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作者:陆姣云;杨惠敏;田宏;张鹤山;熊军波;刘洋
关键词:水分;生育时期;碳氮磷含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紫花苜蓿
-
水分对不同生育时期紫花苜蓿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作者:陆姣云;杨惠敏;田宏;张鹤山;熊军波;刘洋
关键词:水分;生育时期;碳氮磷含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紫花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