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三绿"特征成分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丽
作者: 郭丽;赖凌凌;屈艳勤;林智;郭雅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茶;色泽;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感官审评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9 期
页码: 285-29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绿茶色素是"三绿"特征呈现的物质基础,但呈色组分在干茶、茶汤和叶底中的表征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文中介绍了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的构成、含量以及各组分在加工中的变化规律,明确指出杀青和干燥是绿茶护绿的关键工序;阐述了分光光度计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不同分析方法在测定绿茶呈色物质中的优缺点,指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效果较佳;分析了传统感官审评法在色泽评价的不足,综述了现代感官评价法在茶叶色泽判定中的应用现状。综上所述,绿茶呈色物质的发掘必需采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建立高效的、分离度高的分析方法,以期尽早鉴定出未知呈色成分,查明呈色成分的互作效应,完善绿茶色泽品质的化学评价体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绿茶“三绿”特征成分的研究进展. 郭丽,赖凌凌,屈艳勤,林智,郭雅玲. 2016
[2]绿茶中脂溶性色素研究进展. 朱旗,黄静. 2006
[3]8份茶树新品系加工红绿茶的适宜性. 陈正武,陈娟,曹雨,郭燕,杨春,张小琴. 2016
[4]基于代谢指纹图谱对绿茶品质的预测分析. 景进,石元值,张群峰,王洁,阮建云. 2016
[5]不同时期不同黔茶1号茶产品品质评价. 沈强,张小琴,李燕,杨肖委,罗金龙,郑文佳. 2022
[6]贵州绿茶新型杀青技术试验初报. 牟春林,刘晓霞,郑文佳. 2010
[7]不同茶树品种绿茶干茶色泽及香气分析. 杨培迪,刘振,赵洋,成杨,宁静,刘勇,黄建安,杨阳. 2020
[8]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飞,高士伟,龚自明,张强,滕靖,侯伟华,梁金波. 2014
[9]黄金茶绿茶贮藏过程中色泽和叶绿素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刘淑娟,赵洋,刘振,杨阳. 2015
[10]6CW-6E型多管微波杀青干燥机杀青参数研究. 潘科,何萍,郑文佳. 2010
[11]普洱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 段学艺. 2010
[12]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张明露,管俊岭,赵曼,林杰,梁远发. 2012
[13]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 陈娟,潘科,沈强. 2014
[14]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 2010
[15]茶叶感官审评研究进展. 刘腾飞,田丽丽,姚元涛,贾厚振,王长君. 2014
[16]澳洲坚果叶茶的品质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韩树全,罗立娜,范建新,刘荣,黄海,张燕,康专苗,何凤平. 2019
[17]4种风味铁观音的滋味成分分析. 陈键,宋振硕,王丽丽,陈林. 2018
[18]凤凰单丛主要品质成分比较. 晏嫦妤,罗军武,赵超艺,陈金华,黄建安. 2006
[19]茶叶感官描述语体系构建及团体标准《茶叶感官风味轮》解读. 张颖彬,刘栩,鲁成银. 2023
[20]红紫芽品种的茶类适制性研究. 王秋霜,曹冰冰,王青,秦丹丹,潘晨东,李波,李红建,方开星,倪尔冬,姜晓辉,吴华玲.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分析
作者:谢晨昕;赵锋;蔡亚威;陈苑旻;林喜盈;林笑茹;蔡良绥;林进玉;苏英斌;郭丽
关键词:有机白茶;常规白茶;感官品质;滋味成分
-
农田土壤理化参数快速获取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齐江涛;程盼婷;高芳芳;郭丽;张瑞瑞
关键词:土壤理化参数;光谱分析;电磁感应;探地雷达;卫星遥感;快速感知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