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分析的抗玉米丝黑穗病QTL比较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吉海莲

作者: 吉海莲;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吕香玲;史利玉;张世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数量性状位点;基因比较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7 年 8 卷 02 期

页码: 132-13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玉米遗传连锁图谱IBM2 2005 Neighbors为参考图谱,通过映射整合不同试验中的抗玉米丝黑穗病QTL,构建QTL综合图谱。在国内外种质中,共发现22个抗病QTL,分布在除第7染色体外的9条玉米染色体上。采用元分析技术,获得2个“一致性”抗病QTL,图距分别为8.79 cM和18.92cM。从MaizeGDB网站下载“一致性”QTL区间内基因和标记的原始序列;采用NCBI网站在线软件BLASTx通过同源比对在2个“一致性”QTL区间内初步获得4个抗病位置候选基因。借助比较基因电子定位策略,将69个水稻和玉米抗性基因定位于玉米IBM2图谱上,在2个“一致性”QTL区间内分别发现1个水稻抗性基因,初步推断为抗病位置候选基因。本文结果为抗玉米丝黑穗病QTL精细定位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元分析的抗玉米灰斑病QTL比较定位. 王平喜,简银巧,张红伟,谢传晓,邹枨. 2014

[2]玉米丝黑穗病带菌现象的发现与验证. 檀国庆,邢跃先,徐明良,晋齐鸣,李晓辉,吴凤新,王玉贞,蔡鑫茹,才卓. 2009

[3]2001~2004年国家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参试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李红,晋齐鸣,王云龙,宋淑云,张伟. 2009

[4]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李莉,邢跃先,赵贤容,王丕武,檀国庆. 2012

[5]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与发病率关系的PCR检测分析. 邢跃先,檀国庆,李晓辉,郝文媛,吴凤新,王玉贞,蔡鑫茹. 2007

[6]出苗后干旱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邢跃先,李凤海,吴凤新,檀国庆. 2007

[7]玉米丝黑穗病接种浓度的研究. 邢跃先,李凤海,檀国庆. 2007

[8]转基因抗丝黑穗病玉米的遗传、表达及选育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刘龙龙,李润开. 2007

[9]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张志慧,郭锐,钮笑晓,魏宏斌,岳晓东,李小波. 2011

[10]玉米丝黑穗病苗的快速鉴定. 马鹏,刘子玥,吕亚楠,张延明,晋齐鸣,贾娇. 2014

[11]叶片DNA对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可靠性. 邢跃先,吴凤新,蔡鑫茹,王玉贞,王德勇,金明霞,檀国庆,马立娜. 2008

[12]玉米丝黑穗病抗病新品种选育及防治探讨. 李志明. 2010

[13]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 李莉,贾立辉,朴红梅,檀国庆,王丕武. 2008

[14]抗玉米丝黑穗病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及抗病株系选育. 杜建中,孙毅,郝曜山,刘俊玲. 2006

[15]玉米杂交种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 2010

[16]转基因玉米中目的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抗病性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程林梅. 2007

[17]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白建荣,刘惠民,王富荣. 2009

[18]玉米自交系合选16的丝黑穗病接种抗性试验. 邱磊,靳晓春,牛忠林,蒋佰福,吴丽丽,李如来,王庆胜,高雪冬. 2021

[19]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机理及抗性研究. 邱磊,靳晓春,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李如来,王庆胜,高雪冬. 2020

[20]合系2105的丝黑穗病接种试验. 邱磊.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