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菌种发酵木薯粉品质和糊化特性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婉碧

作者: 谭婉碧;王琴飞;张金泉;余厚美;张振文;何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粉;发酵;理化特性;有机酸;加工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56-6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华南9号木薯(SC9)块根为原料,利用5个菌种进行发酵,比较分析发酵前后木薯粉常规营养品质、有机酸风味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等差异。结果表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显著提高(P<0.05)木薯粉的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提高2.2倍,达0.83 g/100 g;而许旺酵母(Schwanniomyces occidentalis Kl?cker)发酵可显著降低氰化物含量(P<0.05),降解率达91.8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后有机酸含量最高,达到10.987 mg/g,并显著提高了粗多糖得率(P<0.05),达到1.59%。从加工特性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糊化特性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5 397.5、3 439.0、4 770.0 mPa·s,衰减值显著降低(P<0.05),为1 958.5 mPa·s。结构特性分析表明,发酵后木薯粉淀粉颗粒均匀,显著变小。综合对比,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木薯粉,有利于提高木薯粉的脂肪、有机酸、粗多糖等营养品质并较好改善其加工特性。

分类号: TS215

  • 相关文献

[1]木薯全粉和木薯粉加工特性分析. 林立铭,李开绵,徐缓,简纯平,张振文. 2016

[2]不同品种淮山全粉的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李清明,舒青青,夏磊,李燕,苏小军,王锋,熊兴耀,韦本辉. 2018

[3]基于微生物发酵的低糖型桑椹精粉制备工艺研究. 龙晓珊,廖森泰,胡腾根,邹宇晓,李倩,黎尔纳,庞道睿,沈维治. 2019

[4]有机酸预处理对麦秸理化特性及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陈广银,曹杰,常志州,叶小梅,杜静. 2015

[5]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不同酿造阶段柠檬果醋气、味差异. 贺羽,王帅,姚俊胜,冯小刚,商学兵. 2018

[6]不同含水量对菇渣发酵影响的试验研究. 王朋成,张建,王艳,张其安,刘茂,董言香,田红梅,严从生,方凌. 2016

[7]灵菇酸奶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乙醇变化的研究. 李剑,周剑忠,王英,孙宇辉. 2008

[8]不同发酵条件对剁辣椒中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文新昱. 2015

[9]不同降酸方法对桑果酒的降酸效果研究. 王香君,夏川林,吴劲轩,夏文银,殷浩. 2023

[10]菠萝皮渣糯米果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林丽静,马丽娜,黄晓兵,龚霄. 2019

[11]木薯粉与甘蔗糖蜜混合发酵高浓度酒精. 王青艳,秦艳,朱婧,王成华,廖思明,黄日波. 2013

[12]黄浆水与木薯粉混合发酵高浓度乙醇的发酵条件. 申乃坤,莫勇生,朱婧,王青艳,廖思明. 2012

[13]热醋酸梭状芽胞杆菌发酵葡萄糖和木薯粉产醋酸. 杨登峰,杨辉,李秉正,黄慨. 2011

[14]木薯粉与甘蔗汁混合发酵生产高浓度乙醇. 张红岩,王青艳,秦艳,廖思明,王成华,黄日波. 2010

[15]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块根-银合欢蛋白饲料的研究. 罗长辉,但忠,赵凯,符乃方,雷博林,蒋盛军. 2010

[16]木薯粉及制品中高灵敏度AFB1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余厚美,王琴飞,林立铭,徐缓,李其铸,范武波,张振文. 2021

[17]木薯产品碘蓝值检测方法分析. 林立铭,张振文. 2015

[18]罗非鱼对木薯粉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田雪,周洪琪,韩斌,闫大伟,刘兴国,李维娇. 2007

[19]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20]火龙果营养研究及开发现状. 谢国芳,周俊良,韩秀梅,张银,杨月.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