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中苦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苦味物质在杏仁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环

作者: 张俊环;张美玲;姜凤超;杨丽;王玉柱;于文剑;孙浩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仁;发育阶段;特异组织;苦杏仁苷;野黑樱苷;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39-44,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苦杏仁的种皮、子叶(种仁)、早期的珠心和胚乳等组织中苦杏仁苷与野黑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甲醇作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青岛大红杏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以1∶400(质量∶体积)的料液比、超声提取30 min为适宜的提取条件。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2.7μm,4.6 mm×50 mm),流动相为20%甲醇和80%水,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10 nm,在柱温30℃的条件下,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色谱峰分离良好;苦杏仁苷浓度为0.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野黑樱苷浓度为0.5~1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苦杏仁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7%~101.18%,野黑樱苷为97.90%~110.69%。用此方法对青密沙杏仁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发育成熟的杏仁子叶组织中苦杏仁苷含量较高,为39.60 mg/g(R4-c),而发育早期的杏仁中没有检测到苦杏仁苷;与苦杏仁苷不同,除了R4-c,野黑樱苷在杏仁发育的4个时期的其他所有组织中均能检测到,并且早期的杏仁中含量较高,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从0.40 mg/g(R3-c)至27.22 mg/g(R3-t)。首次揭示苦杏仁发育进程中苦杏仁苷与野黑樱苷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杏仁中苦味物质的合成积累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基于GC-MS和感官评价鉴定南疆杏仁甜苦性状. 邢雅阁,黄雪,樊国全,王亚铜,张红艳,郭玲. 2023

[2]HPLC-ELSD法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李海龙,王静,张英春,金鸿道,刘术明,郝东海. 2007

[3]甜杏仁和苦杏仁野黑樱苷水解酶基因的克隆. 白羽嘉,王敏,陶永霞,徐乐,冯作山. 2014

[4]欧李仁苦杏仁苷与胆酸盐的结合及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张玲,丁卫英,高芬,张江宁,王宇婷,杨春. 2018

[5]苦杏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田金强,王波,兰彦平,王强,周连第. 2011

[6]欧李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田金强,兰彦平,朱克瑞,宋惠月,马士荃. 2012

[7]太平白枇杷花主要有效成分检测及制作工艺. 陈翔,郑士华,王喜周,叶小林,陈俊伟,周晓音. 2018

[8]超声波提取杨梅疏果核仁中苦杏仁苷工艺研究. 王涛,夏其乐,陆胜民. 2014

[9]杏花花粉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高凌宇,田文礼. 2010

[10]苦杏仁苷的分析、提取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其乐,王涛,陆胜民,潘思轶. 2013

[11]杏花花粉醇提物的抗氧化性及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董捷,李洁,张红城,尹策,李春阳. 2007

[12]苦杏仁粕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及高效离心分配色谱纯化. 吕真真,焦中高,刘杰超,刘慧,张春岭,杨文博. 2016

[13]杏花花粉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的研究. 张红城,尹策,董捷,李春阳,陈翠丽. 2007

[14]桃仁中苦杏仁苷高效提取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黄欣莉,吴伟杰,陈杭君,房祥军,韩延超,穆宏磊,牛犇,孙培龙,郜海燕. 2023

[15]杏仁皮的苦杏仁苷含量测定及脱毒工艺探究. 刘策,曹清明,屠焰,刁其玉. 2015

[16]杏花花粉中苦杏仁苷的抗氧化性研究. 董捷,尹策,张红城,李春阳,陈翠丽. 2007

[17]杨梅疏果核仁苦杏仁苷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夏其乐,陆胜民,王涛,郑美瑜,陈剑兵,邢建荣. 2017

[18]响应面试验优化苦杏仁粕中苦杏仁苷提取工艺及其高效离心分配色谱纯化. 吕真真,焦中高,刘杰超,刘慧,张春岭,杨文博. 2016

[19]保健杏仁茶的研制. 高涵,徐铭,蔡智军,李文一,张广燕. 2017

[20]2012/2013年美国干果出口韩国市场趋好. 董朝菊.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