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统筹小农融入现代农业的路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慧
作者: 任慧;马海霞;贺春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农;现代农业;村级组织;组织机制;甘肃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3 年 2 卷 012 期
页码: 1154-1159
摘要: 村级组织在小农与现代农业衔接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探究甘肃省村级组织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总结村级组织统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模式与路径,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镇原县方山乡王湾村和关山村两个典型脱贫村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村级组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了小农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协调加强小农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组织小农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调整与整合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规模生产或者作为资产入股分红,积极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小农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级组织将小农有效地组织起来逐步解决小农与大生产、大市场对接的问题,但组织实践过程面临很多困境,针对困境和不足,从提高村级组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农综合能力提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村级组织统筹促进小农融入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分类号: D267%F325.1
- 相关文献
[1]小农生产条件下智慧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中日两国的比较分析. 马红坤,毛世平,陈雪. 2020
[2]小农“小”在哪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小农道德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王露璐. 2021
[3]试论农业规模经营进程中多元经营主体间的关系辨析. 吕火明. 2018
[4]洱海流域稻蒜轮作系统小农与规模经营户氮肥投入及成本效益研究. 耿飙,段艳涛,王娜娜,潘亚茹,尼雪妹,罗良国. 2018
[5]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开乾. 2006
[6]关于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陈炳东,樊廷录. 2006
[7]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朱昭萍,王生林,董博. 2016
[8]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吴正强,岳云,赵小文,陈炳东,葛玉冰. 2008
[9]甘肃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及提质增效对策. 乔德华,魏胜文,王恒炜,梁志宏,白贺兰. 2016
[10]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贾秀苹,陈炳东,卯旭辉,葛玉彬. 2011
[11]正确认识粮食生产形势 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冯应新,陈炳东. 2001
[12]甘肃中部旱区马铃薯垄膜滴灌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 柳永强,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谢奎忠. 2019
[13]甘肃省迎接21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对策思考. 冯应新,钱加绪. 1998
[14]甘肃花椒地方品种整理结果简述. 班明辉,孔芬,刘小勇,周晶,王玮,韩富军. 2017
[15]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杨封科,何宝林,高世铭. 2015
[16]甘肃省农田地膜污染及防控措施调查. 马彦,杨虎德. 2015
[17]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张环,董煚,杨文雄,张国宏. 2008
[18]亚菊群落的结构与特征. 淮虎银,马志刚,侯扶江. 1996
[19]甘肃南部小麦条锈病越夏考察. 商鸿生,蒲崇建,陆和平,金社林,万安民,谢鹏云,刘万才,祝延海. 1993
[20]甘肃省苜蓿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潘文杰,唐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淀粉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作者:佘文海;韩琦;董浩;马海霞
关键词:淀粉;鱼糜;凝胶特性
-
采自海南省的环纹炭团菌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
作者:唐珂;朱安红;宋子坤;李玉;马海霞
关键词:环纹炭团菌属;新记录种;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
-
中国云南省热带地区大型木生真菌多样性(英文)
作者:朱安红;张秋月;罗凯月;何双辉;马海霞
关键词:担子菌;子囊菌;分类;物种名录;物种组成分析
-
基于GIS的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监测预警系统
作者:马海霞;郭全恩;展宗冰;刘强德;白玉龙;杨城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灌区土壤投入品残留;污染监测预警;反距离加权插值
-
光敏型饲草高粱新品种陇牧1号
作者:葛玉彬;张国琴;张正英;贺春贵
关键词:光敏型;饲草高粱;陇牧1号;新品种
-
水产养殖投入品应用现状及规范管理
作者:邓建朝;贾博凡;赵永强;马海霞;岑剑伟;陈胜军;杨贤庆;李来好
关键词:水产品;投入品;质量安全
-
野生有柄灵芝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作者:陈爽;刘淑娟;高悦;宋子坤;马海霞
关键词:灵芝;药用真菌;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功能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