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聂峰杰

作者: 聂峰杰;陈虞超;巩檑;甘晓燕;徐利敏;宋玉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病原菌鉴定;16S rDNA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611-6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土壤混悬液分离法从宁夏、陕西和甘肃3个省区采集的29份疮痂病发病薯块和8份发病地块土壤中进行病原菌分离,并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薯块和发病土壤中共分离到50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通过回接法验证获得6株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株.6株致病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差别较大;其中菌株G4-1、G9和SYN13不能以果糖和木糖为单一碳源,菌株SYNT3不能以棉子糖为单一碳源;除菌株NLG4-1外,其余5株菌株均能在络氨酸琼脂培养基上产生黑色素.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G4-1、G9与疮痂病链霉菌S. scabiei的相似率分别达99.47%和99.34%,菌株NLG4-1、SYNT3与S. enissocaesilis的相似率分别达97.90%和98.18%,菌株GBH2与加利利链霉菌S. galilaeus的相似率达99.93%,菌株SYN13与S. turgidiscabies的相似率达97.56%,表明西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至少存在4个种.

分类号: S43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疮痂病致病链霉菌分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聂峰杰,陈虞超,巩檑,张丽,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8

[2]山东高密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种类及致病性鉴定. 陈利达,李磊,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李宝聚. 2020

[3]马铃薯疮痂病防控策略及研究进展. 袁宝祺,姚琪,王庆峰,郭晓威,李闯. 2024

[4]小麦纹枯病菌拮抗链霉菌SCY505的筛选与鉴定. 陈建光,杨丽荣,薛保国,文才艺. 2010

[5]番茄叶霉病拮抗链霉菌BPS2的筛选及鉴定. 曹广丽,陈立梅,徐文静,董英山,李启云. 2007

[6]高放射土壤中拮抗放线菌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李阳,李健强,宋素琴,王静,楚敏. 2017

[7]一株耐镉链霉菌的筛选、鉴定与基本特性分析. 杨辉,潘虎,王翀,付复华,卢向阳,田云. 2017

[8]引起广西桑树“褐枯”的病原菌及致病机制研究. 戴凡炜,李磊,唐翠明,王振江,何利,罗国庆. 2013

[9]马铃薯疮痂病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 邓宽平,丁海兵,雷尊国. 2012

[10]马铃薯疮痂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初探. 李玉聪,李滨影,油心怡,刘宇豪,周波,林榕姗. 2018

[11]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物培养条件优化. 王丽玮,万中义,宋亚迪,修志君,于世成,杜美娥,张笑宇. 2022

[12]0.3%四霉素水剂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田间药效试验. 宁楠楠,咸文荣,马永强,郭青云. 2020

[13]酸疮痂链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陈利达,谢学文,石延霞,柴阿丽,潘好芹,李磊,李宝聚. 2020

[14]我国马铃薯疮痂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夏善勇,盛万民. 2022

[15]基质对马铃薯疮痂病抑制效果研究初报. 白晓东,杜珍,范向斌,王继琴,刘润国. 2002

[16]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分析. 宋素琴,高海峰,吕卓,唐琦勇,顾美英,张志东,楚敏,朱静,王玮. 2022

[17]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十七)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崔占,石延霞,李宝聚,傅俊范. 2009

[18]微生物菌肥在马铃薯疮痂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 王敏,吕和平,高彦萍,吴雁斌,张武,梁宏杰. 2021

[19]内蒙古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与防治途径. 张建平*,尹玉和,闫任沛,哈斯,林团荣,程玉臣,胡冰. 2013

[20]不同处理对蛭石栽培的微型薯疮痂病防控效果及其微生态效应分析. 胡洪涛,朱志刚,周荣华,杨靖钟,蔡兴奎,颜冬冬.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