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发酵红树莓山楂复合果汁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倩茹

作者: 张倩茹;尹蓉;王俊宇;茹建生;杨德宇;梁志宏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树莓;山楂;混合果汁;复合发酵饮料;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酿造

ISSN: 0254-5071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53-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三种乳酸菌按照1:1:1的比例复合发酵红树莓山楂复合果汁(1:1),分析其发酵前后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发酵后红树莓山楂复合发酵饮料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共检出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酯类、酮类、酸类以及酚类化合物等;总酚含量为0.061 g/100 g、维生素C含量为89.56 mg/100 g;发酵后有机酸含量增至4.19 g/L,特别是乳酸含量由0.12 g/L增至3.22 g/L;活菌数达到2.2×107 CFU/mL.感官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能提升发酵原液的风味,保护色泽,红树莓山楂复合发酵饮料感官评分为86分,是一款营养、健康的乳酸发酵饮料.

分类号: TS255.4

  • 相关文献

[1]杂粮果汁复合发酵饮料的研究. 郑洪元,侯东辉,张超美. 2016

[2]红树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纯化. 宣景宏,孟宪军,刘春菊,张春艳. 2007

[3]高阻隔镀铝材料在果汁饮料包装中的应用效果. 陈剑兵,宋治福,夏其乐,毛兵,曹艳,闫勃. 2019

[4]苹果树莓复合果酒香气成分分析. 曾朝珍,康三江,张霁红,张海燕,张芳,袁晶,宋娟. 2019

[5]红树莓胡萝卜复合果蔬汁的研制. 陈思睿,冯建文,池明月,王金玲. 2018

[6]红树莓与黄树莓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吴继军,肖更生,徐玉娟,唐道邦,温靖,余元善. 2014

[7]红树莓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姜莹. 2010

[8]苹果树莓复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曾朝珍,康三江,张霁红,张海燕,张芳,袁晶. 2019

[9]山西省红树莓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赵彦华. 2018

[10]红树莓海尔特兹初代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 崔雪艳,董敬超. 2011

[11]红树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工艺. 宣景宏,孟宪军,刘春菊,张春艳. 2007

[12]红树莓栽培历史与名称考. 王柏茗,祁欣,聂江力,刘征辉,张跃军,裴毅. 2021

[13]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配方优化. 刘畅,冯建文,旷慧,王金玲. 2018

[14]红树莓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研究. 尤淑丽,王海新,苏君伟,安玉明,赵艳. 2010

[15]树莓整形修剪技术简介. 张红军. 2010

[16]红树莓外植体选择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王小军,刘春,张黎. 2015

[17]大球盖菇菇盖和菇柄营养成分分析. 王丽,倪淑君,李淑荣,汪慧华,姜晓仙,刘小飞,潘妍. 2016

[18]褐菇中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赵凤,杨明举,周洲,李小义. 2016

[19]姬松茸子实体及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 陈体强,李开本,朱培根,何修金,陈福如,郑宇. 1998

[20]枫香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刘亚敏,刘玉民,李鹏霞,郭莹,马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