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油型诱导系CHOI1和CHOI3的单倍体鉴定效率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昕

作者: 董昕;田小龙;李伟;刘晨旭;杨华;官玲;李淑君;张丕辉;陈绍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油分;R1-nj遗传标记;高油型诱导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9-508X

年卷期: 2019 年 24 卷 006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系统评价新型高油型诱导系油份鉴定单倍体的效率,以籽粒油分含量分别为8.71%和8.72%的2个高油型诱导系CHOI1和CHOI3为父本,分别在海南省和北京市对10个普通玉米杂交种进行诱导,利用油分和R1-nj遗传标记对诱导产生的籽粒分别进行单倍体的鉴定,并对2种鉴定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与遗传标记法相比,油分标记法的单倍体鉴定准确率更高,且不易受环境影响.CHOI1和CHOI3诱导杂交籽粒与其母本单倍体籽粒间的平均油分均值差异分别为2.21%和2.02%,变异范围分别为1.86%~2.63%,1.54%~2.46%;各组合诱导率平均值分别为8.30%和8.59%,变异范围分别为6.25%~10.40%,5.81%~11.19%.诱导系CHOI1作父本时,以油份均值(μ)+1.645×标准差(σ)作为区分单倍体的阈值,所测组合的单倍体鉴定准确率均高于90%,漏选率均低于10%.以4.0%的籽粒油分含量为通用阈值,所测组合均可达到90%以上的鉴定准确率.

分类号: S335.4

  • 相关文献

[1]玉米-大刍草杂种F_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陈菁. 2017

[2]玉米油分、淀粉积累的基因型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初报.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苏桂华,李淑华,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吴委林. 2005

[3]普通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魏良明,戴景瑞,刘占先,鄂立柱. 2008

[4]玉米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成分的比较研究. 刘仁东. 1994

[5]普通玉米3个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魏良明,刘占先,程泽强,鄂立柱,胡学安,周波,薛华政. 2010

[6]玉米子粒油分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效应. 赵自仙,高祥扩,杨克昌,黄清梅,李智红. 2010

[7]对伊利诺高油(IHO C80)和亚里山索高油(Alexho C23)重组群体的遗传研究. 李卫东,宋同明. 1991

[8]基于黄早四与掖478衍生的双向BC_3回交群体的品质分析. 刘海利,刘志斋,宋燕春,石云素,杨德光. 2012

[9]单倍体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孙峰成,白晨,冯勇,赵瑞霞,苏二虎,张来厚,刘志雄,李强. 2009

[10]不同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 惠国强,杜何为,杨小红,刘光辉,王振通,张义荣,郑艳萍,严建兵,张铭堂,李建生. 2012

[11]两种环境下玉米单倍体注射法与自然加倍研究. 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 2016

[12]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倪向群,贾波,谢庆春. 2012

[13]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才卓,徐国良,张铭堂,路明. 2008

[14]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李国良,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扈光辉,王明泉. 2008

[15]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及除草剂加倍效果. 程江,郑常祥,潘敏娜,陈柔屹. 2017

[16]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17]抗微管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果研究. 慈佳宾,李继竹,刘振库,尹日成,姜龙,郑雷雷,梁晓斐,杨伟光. 2012

[18]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19]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技术体系与应用前景. 陈文俊,李明媚. 2009

[20]Stock6杂交诱导的玉米单倍体化学加倍效果研究. 韩学莉,唐祈林,荣廷昭.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