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隐性核不育保持系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遗传转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聪

作者: 高聪;李紫良;胡甘;张建朝;冯小雨;牛娜;宋瑜龙;马守才;刘东涛;王军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隐性核不育系;Ms1;载体构建;基因工程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小麦杂种优势能够创制稳定的雄性不育系。相比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具有育性稳定、易恢复、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小麦隐性核不育基因ms1的克隆以及杂交制种技术(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SPT)的开发,为雄性不育的保持和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将小麦花粉育性恢复基因Ms1、花粉致死基因ZmAA1、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及其特异性启动子和终止子连接到表达载体pGEII上,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得到6株转基因拟南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拟南芥种子,发现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表面平滑,不能发出红色荧光;而转基因种子表面呈现颗粒状,能够发出红色荧光。这说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拟南芥中成功表达。这为创制人工小麦隐性核不育系奠定了理论和材料基础。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农杆菌介导DR1172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张新,崔广艳,陈翠娜,张思维,代其林,王劲. 2013

[2]基因枪法介导转人工合成Rs-AFP2基因小麦的获得和检测. 廖勇,张增艳,徐惠君,杜丽璞,姚乌兰,辛志勇,任正隆. 2006

[3]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的克隆及其amiRNA载体的构建. 刘振林,柯丽萍,何海燕,陈锦清. 2010

[4]大豆ms1轮回群体应用于转EPSPS基因大豆育种改良研究. 赵青松,杨春燕,赵双进,闫龙,史晓蕾,刘丽娟,赵聪聪,冯燕,赵鑫,张孟臣. 2016

[5]甘蓝型油菜凸耳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及育性表现. 魏忠芬,张太平,王军,李德文. 2005

[6]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核不育系98-116AB的选育. 张太平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2004

[7]高粱隐性核不育系绥恢核不育01的发现及应用. 沈海军,杨广益,单大鹏,王凤明,杨树仁. 2017

[8]小麦营养品质及其改良的研究进展. 孟超敏,姬俊华,郑跃进,张晓东. 2006

[9]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杨随庄,尚勋武,叶春雷. 2007

[10]耐盐基因在小麦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齐学礼,李莹,段俊枝. 2024

[11]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杨随庄. 2007

[12]小麦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廖勇,任正隆,张增艳. 2008

[13]小麦雄性不育遗传及基因工程方面研究进展. 秦娜,张立平,田自华,赵昌平,单福华. 2005

[14]NPTⅡ基因和GUS基因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成卓敏. 2004

[15]球孢白僵菌硝酸还原酶基因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赵曦,张正坤,孙召朋,徐文静,杜茜,隋丽,李启云. 2010

[16]GFP与微管结合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区融合蛋白载体构建与表达. 胡建广,尹艳. 2004

[17]马铃薯Y病毒CP基因RNAi载体构建与干涉效果测定. 李奇科,陶刚,邱又彬,邱礽,迟胜起,朱英,刘作易. 2009

[18]AtWRKY26转录因子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伍林涛,杜才富,曾章丽,张敏琴,韩宏仕. 2014

[19]四价抗马铃薯病毒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烟草的转化. 陈晓艳,孟亚雄,贾小霞,张武,刘石,郭玉美,齐恩芳. 2017

[20]猪瘟病毒表面抗原E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祁喜涛,李国强,赵文亮,樊福好,李余良,胡建广.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