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疫苗(S2株)气雾免疫绵羊血清抗体阳性率优于口服免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新

作者: 黄新;韩猛立;张星星;张宾;汪保;吴桐忠;晁旭东;何立雄;韩文国;蒲新竹;陈朝阳;罗文毅;彭剑;何延华;钟发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绵羊布鲁氏菌;S2疫苗;气雾免疫;口服免疫;特异性抗体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杂志

ISSN: 0529-6005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4-28,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旨在检测经气雾和口服途径接种布鲁氏菌疫苗(S2株)后羊特异性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变化以确定其相对免疫功效。布鲁氏菌阴性羊群分别通过口服(1×1010 CFU剂量)和气雾(1×1010、8×109、6×109、4×109、2×109、1×109 CFU和5×108 CFU共7种剂量)接种布鲁氏菌疫苗(S2株)。接种后30、60、90、120 d和320 d分别采集试验羊的血清样品,并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免疫组接种后30d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羔羊RBPT:38.00%,SAT:32.00%;成年羊RBPT:72.00%,SAT:68.00%),30~90 d抗体阳性率下降较快,90 d后抗体阳性率降到较低水平(RBPT﹤12.00%,SAT﹤10.00%);气雾免疫组,羔羊接种后30d,阳性率最高升至40.00%(RBPT:16.70%~40.00%,SAT:11.10%~30.00%),60d阳性率降至20.00%以内(RBPT:0~20.00%,SAT:5.60%~20.00%),90d阳性率降至10.00%以内,不同剂量气雾免疫羔羊阳性率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成年羊(除5×108 CFU组外),接种后30d阳性率升至84.81%(SAT:84.81%~88.50%),60d阳性率低于53.33%(SAT:44.30%~53.33%),90d阳性率低于24.39%(SAT:18.66%~24.39%),120d阳性率低于10.00%;5×108CFU组接种后30d阳性率较低(RBPT:48.70%,SAT:44.73%);成年羊气雾免疫组1×109~1×1010 CFU剂量同一时间点,阳性率结果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5×108 CFU组在30d和60d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口服免疫组抗体阳性率曲线变化趋势与气雾免疫组基本一致,接种后30d时都达到峰值,羔羊阳性率均较低,成年羊气雾免疫组阳性率高出口服免疫组18.84%。本试验表明,布鲁氏菌疫苗(S2株)气雾免疫在成年羊体内产生的特异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优于口服免疫。

分类号: S859.797

  • 相关文献

[1]活疫苗的气雾免疫研究进展. 李桂兰,邵国青,张映,刘茂军,冯志新. 2008

[2]禽霍乱弱毒菌苗的研究Ⅱ.731菌株的不同菌落形态比较的研究. 李维义,蔡绵贵,区宝珩,鞠复帮. 1980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的研究Ⅱ荷兰株(H)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试验. 王西川,王翠兰,代克珍,李德山. 1980

[4]禽霍乱弱毒菌苗的研究Ⅰ.731禽霍乱弱毒菌株的选育. 李维义,徐文洪,蔡绵贵,区宝珩,辛桂香,鞠复帮. 1980

[5]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黏附素蛋白亚基Fae G在L.lactis中的表达及其抗原性. 刘淑杰,李永明,徐子伟,王一成. 2009

[6]黏膜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张玲华,邝哲师,田兴山. 2006

[7]PELA-OmpK微球疫苗的部分特征及其对鲫鱼的口服免疫效果. 任燕,张小江,常藕琴,陶家发,赖迎迢,石存斌,吴淑勤. 2011

[8]猪丹毒豚鼠系弱毒菌株对猪口服免疫的研究——G370菌株对猪口服安全性和稳定性试验. 严隽端,郑福荣,陈毓璋,金岳,王锡堃. 1992

[9]表达空肠弯曲菌CfrA蛋白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 王传文,周宏专,郭芳芳,陈玉霞,杨兵,苏霞,朱瑞良,徐福洲. 2016

[10]猪瘟疫苗冻干保护剂的筛选及免疫效果评价. 李星,陶洁,殷秀辰,张清真,熊年年,刘惠莉. 2016

[11]猪丹毒豚鼠系弱毒菌株对猪口服免疫的研究——G370菌株口服免疫试验. 郑福荣,严隽端,陈毓璋,王锡堃,金岳. 1992

[12]鸡口服鸡痘弱毒苗免疫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江杰元,何孔旺. 1997

[13]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研究进展. 王荻,李绍戊,师东方,卢彤岩,罗添允. 2016

[14]β-hemA-ISCOMs对鳗鲡的口服免疫效果. 龚晖,林天龙,吴宗福,宋铁英. 2006

[15]壳聚糖-海藻酸盐复合微囊疫苗的制备及其对斜带石斑鱼的口服免疫效果. 任燕,张小江,陶家发,李宁求,石存斌,吴淑勤. 2015

[16]两种免疫方式对欧洲鳗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影响. 黄春兰,林旋,李艳虹,宋铁英. 2009

[17]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朱宏,赵凯,段可,唐雪明. 2009

[18]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拌料口服免疫效果试验. 赵娟,樊振华,任养生. 1999

[19]猪丹毒豚鼠系弱毒菌株对猪口服免疫的研究——G370菌株口服免疫区域试验. 郑福荣,王锡堃,陈毓璋,严隽端,金岳. 1992

[20]环丙沙星特异性抗体的研制. 李平,邓省亮,刘洪斌,于洪侠,邱静,杨曙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