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志强
作者: 董志强;张丽华;李谦;吕丽华;申海平;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微喷灌;畦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5 期
页码: 725-7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华北地区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适宜的灌溉制度,于2012—2013年(平水年)和2013—2014年度(枯水年),在同一块地观测了微喷灌和畦灌模式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变化、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特性的影响。微喷灌模式灌水次数为2~6次,总灌水量为60~180 mm;畦灌模式灌水次数为1~3次,总灌水量为74~229 mm。2012—2013年度,微喷灌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较畦灌增加5.6%,灌水量低于或等于90 mm时,微喷灌的产量显著高于畦灌;微喷灌模式下,灌水量120 mm时获得最高产量,但灌水量超过150 mm时,微喷灌模式产量显著低于畦灌模式。2013—2014年度,微喷灌模式平均产量较畦灌模式增加0.8%,灌水量150 mm时微喷灌模式的产量最高。千粒重和水分利用效率也表现为微喷灌模式高于畦灌模式,2012—2013年度分别增加5.1%和8.7%,2013—2014年度分别增加7.9%和10.7%。在本试验条件下,为获得冬小麦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建议微喷灌模式在平水年灌水量90~120 mm、耗水量325~355 mm,在枯水年灌水量105~150 mm、耗水量335~380 mm,单次灌水定额30~45 mm。微喷灌与畦灌相比,在同等产量水平下,平水年节水潜力为20~50 mm,枯水年为70~110 mm。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微喷灌模式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吕丽华,董志强,李谦,张丽华,姚艳荣,张经廷,贾秀领. 2020
[2]不同灌溉集成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 吕丽华,王学清,黄冀楠,张经廷,董志强,贾秀领. 2018
[3]不同畦灌方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洪瑜,王芳,刘汝亮,李友宏,陈晨,赵天成. 2014
[4]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孟静,张丽华,董志强,申海平,姚海坡,张丽荣,贾秀领. 2020
[5]微喷灌条件下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刘婷婷,张兴燕,褚鹏飞,王旭清,孟维伟,慈文亮,杨婧,李子正,姜会岭. 2022
[6]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张丽华,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7]宁夏青铜峡灌区管道自流引水畦灌初探. 高翔,王芳,郝卫平,顾峰雪,洪瑜,李昊儒,王欣. 2013
[8]畦灌液施方式对夏玉米灌溉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高剑民,邓忠,吕谋超,宗洁,王军可,谷少委. 2018
[9]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畦灌试验研究. 洪瑜,王芳,刘汝亮,李友宏,陈晨,赵天成. 2012
[10]黄淮海北片麦田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 2019
[11]灌水方式和灌溉量对冬小麦根冠结构的影响. 吕丽华,李谦,董志强,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姚海坡. 2014
[12]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3]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4]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15]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6]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樊廷录,宋尚有,徐银萍,李兴茂. 2007
[17]旱地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李兴茂,辛平. 2007
[18]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丁晋利,魏红义,杨永辉,张洁梅,武继承. 2018
[19]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20]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母牛发情期间躯体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修豪宇;李迎军;原开敏;汪超;杨书含;吕丽华;王栋
关键词:母牛;不同部位体温;发情
-
娄门鸭胸肌性状相关指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刘宏祥;沈永杰;张丽华;周腾彬;刘小倩;章双杰;朱春红;朱静;陈晓颖;黄学成;宋卫涛;陶志云;王志成;徐文娟;李慧芳
关键词:鸭;胸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
-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乙矮合剂;小麦;产量;抗倒伏;品质
-
玉米果穗湿储技术与装备分析
作者:张丽华;李谦;张峰;籍俊杰
关键词:玉米果穗;湿储技术;装备
-
乙矮合剂对酿造高粱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任梁;房孟颖;武志海;董学瑞;卢霖;闫鹏;董志强
关键词:乙矮合剂;高粱;喷施时期;喷施剂量;抗倒伏能力;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