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芽防褐变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星羽

作者: 闫星羽;陈存坤;薛文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芽;防褐变技术;酚类物质;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1 年 014 期

页码: 185-1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绿豆芽是我国传统食用芽菜之一,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人体自由基的功效,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豆芽的营养成分被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但绿豆芽组织脆弱,含水量大,在采后的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皱缩、微生物污染等问题,其中褐变带来的影响最大。目前绿豆芽防褐变技术的研究体系尚不深入,大多浅尝辄止。因此,该文对绿豆芽褐变的机理、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进行分析和阐述,旨在为绿豆芽防褐变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和成熟度苹果汁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张春岭,刘慧,刘杰超,陈大磊,吕真真,杨文博,黄纪念,焦中高. 2017

[2]机械损伤对'鸭梨'褐变的影响. 任紫烟,程玉豆,关晔晴,张子德,关军锋. 2021

[3]不同品种梨汁贮藏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特性. 袁江,李甲明,张绍铃,曹玉芬,田路明. 2014

[4]不同贮藏温度下枸杞馅料非酶促褐变主要途径探究. 王晨祥,彭健,徐玉娟,温靖,余元善,吴继军,林羡. 2023

[5]乙烯利对绿豆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刘晨霞,乔勇进,黄宇斐,王晓. 2018

[6]气体调控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研究. 陈文烜,刘大群. 2016

[7]推广新兴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王德槟,张德纯. 2002

[8]牛奶对绿豆芽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李春霞,卫其巍,程须珍,王素华,张明珠,李海良,高华利,王静. 2013

[9]绿豆发芽方法对营养成分与加工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蔓,付欣,鲁明. 2022

[10]脱水豆芽加工工艺研究. 陆胜民,刘春燕,邬应龙. 2007

[11]乳酸菌发酵绿豆芽饮料工艺参数优化. 张晓黎,吴兴壮,张华. 2015

[12]防御假单胞菌KBD-3在作物病害防治及富硒中的应用研究. 崔宏,刘青,赵秀珍,宗浩,李莹,申莉莉,焦裕冰,王凤龙,杨金广,袁莲莲. 2024

[13]水果酶促褐变生理研究进展. 杨巍,尹杰卉,高文民. 2012

[14]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康娟,庄尹宏,林碧英,温庆放,温文旭,朱海生. 2017

[15]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研究进展.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李小波,熊兴耀. 2020

[16]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曾璐,李小波,熊兴耀. 2019

[17]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 林青,周聪,李学进,李卢,李喜宏,李冀新. 2021

[18]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及防控技术机制研究进展. 温雪珊,时月,郑煜焱,王瑞琪,马越,赵晓燕,张超. 2022

[19]初始pH值对果糖-赖氨酸模型美拉德产物抑制香蕉酶促褐变相关性质的影响. 郑杰琼,李芬芳,袁德保,王必尊,金志强. 2012

[20]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龚新明,崔彦红,关军锋,李雪梅,张继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