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发酵对糯性黑色元麦生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寒

作者: 吴寒;李春阳;柴智;周剑忠;张明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酸菌;糯性黑色元麦;生化成分;体外抗氧化能力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438-4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糯性黑色元麦生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平板计数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及ORAC法(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对乳酸菌生长情况、元麦蛋白质水解情况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36 h后,元麦pH值下降至3.84±0.04,乳酸菌活菌数显著增加,达到3.49×10~9CFU/g;元麦蛋白质明显水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大分子蛋白质降解率为9.56%~31.10%,小分子蛋白质的最大生成率达22.26%。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由(4.87±0.10)mg/g增至(5.61±0.02)mg/g;植酸含量显著减少,由(3.16±0.03)mg/g降低至(2.17±0.11)mg/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由(386.39±21.13)μmol/ml增加至(463.92±23.61)μmol/ml。

分类号: TS213.2

  • 相关文献

[1]乳酸菌和米根霉混合固态发酵对黑青稞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张杰,张文刚,党斌,杨希娟,韩燕. 2019

[2]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唐明霞,刘春泉,张钟元,江宁,牛丽影,崔莉,袁春新. 2018

[3]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配方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 汤葆莎,赖谱富,吴俐,李怡彬,沈恒胜,陈君琛. 2017

[4]沼液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皮发娟,刘晓霞. 2014

[5]茶花与茶叶常规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周国兰,喻云春,胡华健,何莲. 2009

[6]福鼎大白茶不同施肥方式下生化成分及品质变化. 魏杰,鄢东海,刘红梅,刘声传,王勇,申东,郑文佳. 2012

[7]六堡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邱瑞瑾,王登良,龙志荣,马士成,邱卫华. 2016

[8]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张明露,管俊岭,赵曼,林杰,梁远发. 2012

[9]贵州西南部大树茶生化特性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胡华健,高秀兵. 2012

[10]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11]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黄燕芬,魏成熙,何嵩涛,姜金仲,周国兰,俞迎春. 2013

[12]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13]‘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14]茶树花贮藏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黄燕芬,宋志辉,姜金仲,俞迎春,周国兰,潘聪. 2012

[15]湖南沅陵4种绿茶品质成分分析. 黄浩,唐睿,银霞,钟妮,郑红发. 2017

[16]蒸青固样方式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周国兰. 2009

[17]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18]云南白莺山古茶树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分析. 乔小燕,李崇兴,黄华林,吴华玲,左成琳,陈栋. 2018

[19]不同茶类陈年茶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向丽敏,刘雅琼,赖幸菲,黎秋华,孙伶俐,陈文品,陈栋,孙世利. 2018

[20]英红九号六大茶类生化成分分析及体外活性评价. 孙世利,郭芸彤,陈海强,刘晨,赖幸菲,曹藩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