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植酸磷为唯一磷源生长的转基因甘蓝型油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小平

作者: 方小平;王转;陈茹梅;李均;范云六;罗莉霞;陈坤荣;任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植酸酶;转基因;胞外分泌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228-2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于难溶性矿物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大量存在,土壤总磷虽高,但多数土壤缺乏有效磷,这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土壤中有机磷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植酸,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供给,利用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通过两步再生方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BINPR-phyI中含有的带胞外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转入油菜品种中双6号中,并获得转基因油菜56株,转化效率0.16%~9.20%。分子检测和酶活性检验表明,植酸酶基因已导入中双6号,转基因植株能有效表达植酸酶基因并向根外分泌植酸酶,转基因植株能以植酸为唯一磷源正常生长,非转基因植株则不能。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根系分泌大量高活性植酸酶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磷释放出有效磷供植物利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土壤闭蓄态有机磷利用效率的前景是可期待的。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实现绿色养殖和丰富种质资源. 于大伟,王友华,梁成真. 2019

[2]植酸酶转基因猪成纤维细胞系的构建. 陈晓亮,黄怡,殷丽丽,王士长,林秀坤. 2013

[3]组成型表达转植酸酶基因(phy A2)玉米的获得. 张琪,陈茹梅,杨文竹,陈平,薛光行,范云六. 2010

[4]组成型表达转植酸酶基因(phyA2)玉米的获得. 张琪,陈茹梅,杨文竹,陈平,薛光行,范云六. 2010

[5]枯草芽孢杆菌TU100的发酵条件以及抗菌物质的研究. 赵瑞,江木兰,胡小加,张银波,晏立英. 2007

[6]信号肽及化学通透剂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胞外分泌的影响. 蔡海松,林晓栩,郭永华,陈龙军,张慧,邱宏端,林新坚,陈济琛. 2017

[7]一种具有高比活性的新木聚糖酶的研究. 姚斌. 2003

[8]转基因油菜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抗虫性研究. 杜建中,孙毅,曹秋芬,郝曜山,刘龙龙,贺健. 2008

[9]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影响因素探讨. 王景雪,杜建中,荣二花,李晓灿,孙毅. 2005

[10]影响芸苔属植物(Brassica)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因素. 杜建中,王景雪,孙毅,陈国娥,赵志国. 2004

[11]甘蓝型油菜脂肪酸碳链延长酶BnaA.FAE1与BnaC.FAE1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淮东欣,张园园,张椿雨,Edgar B.CAHOON,周永明. 2018

[12]中国转基因油菜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探讨. 程爱武. 2003

[13]转vgb基因油菜的耐涝性. 李培玉,张锐,孙国清,马林,薛计雄,林芹,郭三堆. 2014

[14]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展及现状分析. 张成,刘定富,易先达. 2011

[15]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的RNA干扰及无筛选标记高油酸含量转基因油菜新种质的获得. 陈苇,李劲峰,董云松,李根泽,寸守铣,王敬乔. 2006

[16]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的检测方法. 李闻娟,张建平,王少宏,孙佳,党占海,赵利,赵玮,王利民,党照. 2012

[17]转基因油菜研究进展. 马建华,孙毅. 2006

[18]油菜抗裂果性研究简述. 蒋梁材,张启行,张锦芳. 2002

[19]油菜转基因研究进展. 咸拴狮,罗晓丽,王剑. 2006

[20]菜籽饼日粮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代谢的影响. 赵仕洋,陈家宏,朱丽莉,韩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