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建超

作者: 王建超;何银莺;黄旭萍;沈朝贵;陈发兴;郭林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余甘子;ISSR-PCR;响应面;体系优化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759-76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优化余甘子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为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缅甸、印度、广东、云南、福建等5份来源不同的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组成混合的DNA模板,综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引物浓度、2×Taq Master Mix添加量、DNA模板量、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对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优化建立余甘子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引物浓度和2×Taq Master Mix添加量对扩增效果有较大影响,DNA模板量影响较小;引物浓度和DNA模板量交互作用明显;余甘子ISSR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μmol·L-1,2×Taq Master Mix添加量13μL,DNA模板量30 ng,扩增结果与响应面分析模型理论值相对误差仅为9.39%;退火温度为50.5~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条带质量变好,数量变多,退火温度为52.7℃时可获得多样性好的清晰条带。【结论】获得ISSR-PCR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μmol·L-1,2×Taq Master Mix添加量13μL,DNA模板量30 ng,退火温度52.7℃,扩增循环数35循环,扩增获得的条带清晰、稳定,多样性好,该体系适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等分析研究。

分类号: S567.19

  • 相关文献

[1]拳卷地钱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扩增体系优化. 杜沛霖,王跃峰,白燕远,朱华. 2014

[2]油菜黑胫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郝丽芬,宋培玲,李子钦,李欣洲,张键,包玉英. 2013

[3]小麦白粉病菌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段霞瑜,周益林,邱永春. 2010

[4]平菇ISSR-PCR反应体系影响因素研究. 任海霞,宫志远,曲玲,姚强,李瑾,任鹏飞. 2009

[5]益智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 刘晓静,王文泉,郭凌飞. 2008

[6]重齿毛当归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郭晓亮,段媛媛,郭杰,游景茂,王澳炎,朱建波. 2022

[7]桔梗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于营,郭靖,王志清,邵财,张庆田. 2014

[8]柱花草杂交后代育性分离群体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确立. 张子雄,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唐军,王文强. 2018

[9]狗牙根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黄春琼,刘国道. 2009

[10]玉米弯孢病病原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陈丹,张晓芳. 2017

[11]枸杞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赵孟良,任钢,李屹,任鹏鸿,钟启文. 2018

[12]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林郑和,陈荣冰,陈常颂. 2006

[13]不同产地余甘子多酚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 唐仕荣,宋慧,高兆建,周颖. 2018

[14]不同方法提取余甘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指纹图谱分析. 唐仕荣,宋慧,陈尚龙,刘雯莉. 2018

[15]我国余甘子良种介绍与部分果实糖含量分析. 王建超,陈志峰,郭林榕. 2017

[16]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匡石滋,林文胜,高国华. 2019

[17]鲜食余甘子新品种'上湖仙油甘'. 赖多,邵雪花,肖维强,刘传和,贺涵,朱乃兵,林文胜,匡石滋. 2021

[18]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 王睿文,黄旭萍,时梦,何银莺,王建超,郭林榕,陈发兴. 2021

[19]余甘子新品种‘白玉油甘’的选育. 匡石滋,赖多,肖维强,高国华,邵雪花. 2020

[20]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生态分布区域综述. 王建超,陈志峰,郭林榕.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