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橄榄类黄酮组分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赖瑞联

作者: 赖瑞联;沈朝贵;龙宇;林炎娟;韦晓霞;吴如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橄榄;种质资源;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类黄酮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12 期

页码: 42-5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橄榄类黄酮组分的潜在功效及其在不同种质资源中的差异.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橄榄功效类黄酮组分,并结合代谢组学评价橄榄种质资源中类黄酮组分的积累水平.结果:从橄榄中鉴定获得44种类黄酮组分,基于TCMSP数据库、类药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筛选获得18种潜在的功效类黄酮组分及对应的180个作用靶点,其中木犀草素、槲皮素、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是潜在影响橄榄药理活性的重要化学物质.基于类黄酮组分与靶点连通度筛选的35个关键作用靶点共富集到348条基因本体通路和136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涉及抗癌、抗病毒、抗菌消炎、调节血糖和保护肝脏等药理活性.通过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分析表明,所筛选的橄榄功效类黄酮组分能与关键作用靶点稳定结合.结论: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可为橄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依据,橄榄类黄酮组分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多样化的药理作用.

分类号: S667.5%R285

  • 相关文献

[1]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山楂黄色和红色果皮呈色物质差异分析. 郭荣琨,董宁光,农惠兰,王菡,滕维超,孟佳欣. 2024

[2]广西橄榄种质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调查. . 2019

[3]基于SLAF-Seq技术的橄榄种质资源SNP标记开发与遗传关系鉴定. 沈朝贵,赖瑞联,陈瑾,冯新,陈义挺,韦晓霞,吴如健. 2024

[4]橄榄种质资源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吴如健,万继锋,韦晓霞,陈瑾,胡菡青. 2015

[5]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邵雪花,刘传滨,匡石滋,赖多,刘传和,贺涵,肖维强. 2023

[6]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万继锋,吴如健,韦晓霞,陈瑾,胡菡青,潘少霖. 2012

[7]橄榄种质资源花序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韦晓霞,赖瑞联,陈瑾,潘少霖,吴如健. 2019

[8]中国橄榄种质资源评价与抗寒性研究进展. 赖瑞联,陈瑾,冯新,林丽霞,钟春水,韦晓霞,陈义挺,吴如健. 2017

[9]22种苹果种质资源果实类黄酮分析. 聂继云,吕德国,李静,刘凤之,李海飞,王昆. 2010

[10]基于代谢组学的湖南典型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物差异研究. 刘振,成杨,赵洋,杨培迪,宁静,杨阳. 2022

[11]福州3个鲜食橄榄品种(系)的果实品质特征与香气组分分析. 赖瑞联,冯新,陈瑾,陈义挺,吴如健. 2020

[12]橄榄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I的密码子偏好模式. 赖瑞联,冯新,陈瑾,韦晓霞,陈义挺,吴如健. 2017

[13]鲜食橄榄新品种'饶脆橄榄'. 肖维强,赖多,梁银浩,匡石滋,陈盖洵,邵雪花,苏燕钿,林立红,孙倍煜,林洁瑶,张力,刘传和,贺涵,黄锐浩,刘传滨. 2021

[14]基于UPLC-Q-orbitrap-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用于不同橄榄品种差异代谢物分析. 唐雪妹,赵晓丽,高毓文,叶倩,朱富伟,苏连水,万凯. 2021

[15]橄榄Canarium album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图谱分析. 郝小玲,黄歆怡,陆祖正,谢振兴,荣涛,单彬,庞新华. 2020

[16]橄榄饮料的研制开发. 段冬洋,蔡长河,张爱玉. 2006

[17]橄榄栽培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赖瑞联,陈瑾,熊双伟,冯新,陈义挺,吴如健. 2018

[18]2022年异常气候对福州地区橄榄开花和结果的影响分析. 张美花,沈朝贵,曹茜,林祥鎏,龙宇,赖瑞联,吴如健. 2023

[19]钙在橄榄树器官中的定量研究. 钟明,甘廉生. 2004

[20]橄榄果实中糖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万继锋,吴如健,韦晓霞,陈瑾,胡菡青,潘少霖.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