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平台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帅

作者: 高帅;侯学会;汪云;王倩;陈悦;邢瑞;王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器学习;大数据平台;碳收支;随机森林;时空扩展

期刊名称: 遥感技术与应用

ISSN: 1004-0323

年卷期: 2022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1190-1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针对该指标估测的不确定性,基于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的实测碳通量数据及遥感卫星观测数据产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研究。研究选用随机森林算法自动从高质量的星—地训练数据集中学习特征、挖掘数据中的隐含信息以及时序间依赖关系的差异,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碳收支参数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on)、NEP(Net Ecosystem Production)估算模型,并选择标准指标利用验证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与MODIS GPP产品相比,该方法在估算精度上有了提高,其中落叶阔叶林预测结果最优,决策系数为R2为0.82,均方根误差为1.93 gCm-2d-1,在其他植被类型上也明显优于传统光能利用率模型产品,更接近于地面通量观测数据。基于相同方法建立的NEP模型也得到了较好的估测结果,落叶阔叶林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与通量塔获得的NEP相关关系R2为0.70,RMSE=1.75 g C m-2d-1。GPP和NEP模型精度差异也表明,在进行机器学习建模时,训练数据集自变量的选择仍然需要机理模型支持。为进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大范围快速估算,本研究进行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监测平台的搭建,该平台以GEE(Google Earth Engine)大数据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与计算后端,Django和Nginx作为Web服务框架,OpenLayers和jQuery作为前端框架,从而实现了碳收支参数长时间序列大范围的快速计算、结果实时显示等功能。基于该平台和模型获取的2002—2016年全球(60°N—60°S)逐年GPP结果表明,全球平均GPP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地区及北美洲森林地区等。研究表明,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平台进行碳收支参数遥感监测,能够快速提供与地面真实观测较为一致的陆地生态系统区域和全球尺度碳收支遥感监测结果,该流程在一定程度避免了生理过程模型复杂的参数设置,减少了区域和全球大尺度碳收支监测的不确定性。

分类号: TP79`X171

  • 相关文献

[1]基于词向量的检索扩展方法与农业领域实证. 吴蕾,梁晓贺,乌吉斯古楞,王瑞. 2019

[2]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草原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邢晓语,杨秀春,徐斌,金云翔,郭剑,陈昂,杨东,王平,朱立博. 2021

[3]马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 刘严红,曹克涛,陈新文,李金星,熊涛,杜雪梅,白涛,郑文新,郭雷风. 2023

[4]安徽省植保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展望. 张萌,董伟,钱蓉,杨前进,张立平. 2020

[5]商业化肉牛繁育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关键技术. 马为红,李嘉位,WANG Zhiquan,高荣华,丁露雨,于沁杨,余礼根,赖成荣,李奇峰. 2022

[6]发展农业大数据的主要问题及主要任务. 郭承坤,刘延忠,陈英义,孙敏,屠星月. 2014

[7]畜禽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应用场景分析与架构研究-以反刍家畜为例. 张俊,李凯,邵庆勇,马兴跃,孙强,吴建伟,王丽丽,梁家充,李卫娟,欧阳依娜,辛岢锋,乔晓婷. 2023

[8]大数据智能知识服务平台的典型案例分析及特征研究. 武丽丽,罗婷婷. 2022

[9]控制病虫为害增强农田林网碳蓄积能力. 卢美光,齐放军,张文蔚. 2011

[10]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刘青丽,蒋雨洲,邹焱,张云贵,张恒,石俊雄,李志宏. 2020

[11]“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C循环. 高旺盛,隋鹏,陈源泉. 2012

[12]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对北方养殖网箱网衣附着藻类的生物清除作用. 吕旭宁,蒋增杰,方建光,邹健,房景辉,高振锟,姜娓娓,郭晓亮. 2017

[13]不同施肥处理对花菜-毛豆轮作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 2017

[14]中国耕地系统时空演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唐兰萍,柯新利,左成超,余强毅,吴绍华,李飞. 2024

[15]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和碳收支. 王俊,姜祖辉,陈瑞盛,张波,唐启升. 2004

[16]pH、温度对缢蛏碳收支的影响. 何苗,来琦芳,么宗利,隋延鸣,陆建学,高鹏程,周凯. 2017

[17]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生态容量评估及其碳汇功能. 姜娓娓,房景辉,蔺凡,杜美荣,高亚平,方建光,蒋增杰. 2022

[18]随机森林算法的水果糖分近红外光谱测量. 李盛芳,贾敏智,董大明. 2018

[19]基于EFAST方法的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 杨福芹,沙从术,冯海宽,韩瑞芳,徐平. 2017

[20]基于高光谱的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 杨福芹,冯海宽,李振海,杨贵军,戴华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