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不可萃取多酚的酸法提取工艺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彩静
作者: 韩彩静;谢春阳;陈相艳;王文亮;程安玮;弓志青;石贤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不可萃取多酚;酸法提取工艺;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1671-1513
年卷期: 2013 年 31 卷 005 期
页码: 31-36
摘要: 研究了蓝莓中不可萃取多酚的提取工艺.以新鲜蓝莓为实验材料,去除其中的可萃取多酚,制成不合可萃取多酚的原材料,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分离不可萃取多酚.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温度、时间、料液比等3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以蓝莓不可萃取多酚萃取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酚萃取率的影响显著,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74℃,时间22.5 h,物料质量浓度1:21g/mL,在此条件下不可萃取多酚在蓝莓粉中的萃取率为27.25 mg/g.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蓝莓不可萃取多酚的碱法提取工艺. 阎海青,曲静然,陈相艳,王文亮,程安玮. 2013
[2]蓝莓多酚对巨噬细胞IL-1β、IL-6基因表达的影响. 阎海青,曲静然,程安玮,陈相艳,王文亮. 2014
[3]蓝莓多酚的萃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程安玮,房凯,王文亮,刘丽娜,靳琼. 2012
[4]蓝莓发酵酒澄清和冷稳定处理的响应面优化. 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刘晨,乔月芳. 2015
[5]洋葱中可萃取多酚与不可萃取多酚的研究. 汝医,程安玮,王文亮,靳琼,弓志青,王守经. 2013
[6]蓝莓不可萃取多酚的纯化及组分分析. 韩彩静,金磊,林新明,林东森,程玉蕾,程安玮. 2016
[7]蓝莓叶中可萃取多酚和不可萃取多酚提取的研究. 程安玮,杜方岭,王文亮,陶海腾,刘丽娜,徐同成. 2011
[8]激素配比和pH值对蓝莓试管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张舵,杨艳敏,魏永祥,刘成,王莉,魏鑫,刘有春. 2015
[9]拉萨蓝莓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邓岚,李宝海,曾秀丽,杨亚辉,龚君华,周建设,张姗姗. 2014
[10]蓝莓绿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张晓玉,贾爱军,高扬. 2014
[11]中蜂授粉对蓝莓贮藏保鲜期品质的影响. 林平,韦小平,徐祖荫,孙秋,林黎,许宁. 2016
[12]中蜂授粉对蓝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韦小平,林黎,徐祖荫,何成文,孙秋,杨丰. 2016
[13]~(60)Co-γ辐照技术在蓝莓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陈梦玉,林平,程转红,杨建勇. 2014
[14]~(60)Co-γ动态辐照对“园蓝”蓝莓品质的影响. 陈曦,李国林,陈梦玉,林平,黄道梅. 2016
[15]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郑秀艳,孟繁博,黄道梅,陈曦,李国林,李咏富,林茂. 2016
[16]蓝莓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戴启东,李广旭. 2011
[17]蓝莓育种研究概况. 王慧亮,张慧琴,肖金平,谢鸣. 2010
[18]蓝莓醋固定化发酵载体的选择及工艺条件优化. 蒋予箭,荣智兴,严婷婷. 2015
[19]浅析蓝莓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前景. 卜庆雁,周晏起. 2010
[20]冷冻干燥法加工蓝莓汁固体饮料的研究. 曹雪丹,赵凯,李芬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用菌营养组成、功能活性及加工现状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胜;杨正友;王延圣;弓志青;王文亮;贾凤娟;崔文甲;张剑;侯福荣;李永生;宋莎莎
关键词:食用菌;功能活性;食用菌产品;营养组成;食用菌多糖
-
高品质低盐腌渍黄瓜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谢霞;宋莎莎;王文亮;贾凤娟;官琦;王延圣;崔文甲;李永生
关键词:低盐腌渍;黄瓜;风味;果胶甲酯酶
-
姜风味微胶囊制备与性质研究
作者:金旭冉;张剑;王文亮;宋莎莎;王延圣;李永生;杨正友;崔文甲
关键词:生姜;微胶囊;喷雾干燥;理化性质;稳定性
-
藕片热泵干燥工艺优化及全藕粉品质评价
作者:贾凤娟;程慧;王延圣;弓志青;崔文甲;王文亮
关键词:莲藕;热泵干燥;全藕粉;感官评价
-
果蔬膳食纤维与发酵技术在挂面中的应用
作者:杨双;贾凤娟;王文亮;宋莎莎;弓志青;王利红
关键词:发酵挂面;果蔬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剂;高质量发展
-
食用菌呈味物质及其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梓芃;李宁阳;弓志青;王文亮;贾凤娟;崔文甲;徐宗海;宋莎莎;李永生
关键词:食用菌;呈味物质;风味特性;检测技术
-
创伤弧菌溶血素基因vvhA质粒定性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其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袁玮;陈蕾蕾;杨金玉;周庆新;裘纪莹;赵双枝;付恩君;赵国琰;陈相艳
关键词:创伤弧菌;质粒定性标准样品;水产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