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性状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燕
作者: 刘海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秆玉米;自交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09 年 12 期
页码: 37-39
摘要: 本试验对外引的14个矮秆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等13个性状进行了性状分析,并按主成分分析法对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按照不同的特点,将14个自交系分为4类。在育种工作中,可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及育种目标,选择利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蒲子钢. 2010
[2]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3]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2004
[4]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邱红波,叶雨胜,戴保威,彭忠华. 2009
[5]我国主推玉米品种亲本的遗传结构解析. 李晶晶,张文洋,王利锋,王浩,李会勇. 2021
[6]玉米自交系发芽期至苗期耐冷性鉴定. 王成,李月明,郝楠,王延波. 2019
[7]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棒三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唐海涛,张彪,康继伟,叶国成,李远春. 2007
[8]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张扬. 2017
[9]不同性状对玉米种质优势类群划分结果的影响. 史桂荣. 2001
[10]辽宁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木辑,李明顺,孙有位,李新海,张世煌. 2006
[11]宁夏自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分析. 沈强云,王永宏,王承莲,张芬荣. 2004
[12]西南地区新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及其聚类分析. 程伟东,石达金,钟昌松,范继征,潘光堂,闫飞燕. 2014
[13]山西省主推玉米品种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文博,白建荣,王陆军,王艳梅,王燕. 2008
[14]几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祁志云,杨华,邱正高,蔡一林,张亚琴,罗明亮. 2010
[15]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邱正高,祁志云,雷开荣,袁亮,张亚勤,柯剑鸿,吴红,杨华. 2012
[16]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特性及遗传规律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王国平,赵太存,韩雪芳. 2013
[17]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18]春谷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赵术伟. 2001
[19]红鳍东方纯体型性状选育指标的综合判定. 王新安,马爱军,庄志猛,陆丽君,李伟业,翟介明. 2012
[20]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巴氏蘑菇蛋白质与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作者:孙国荣;金琦琦;周静;彭义;刘海燕;陈磊
关键词:巴氏蘑菇;蛋白质;氨基酸;特征分析;营养评价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作者: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塑料;调料;丰度;特征分析
-
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海燕;李雪龙;王彦靖;王秀飞;张頔;赵胜楠;杨瑞红
关键词:玉米秸秆;穰叶;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
-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探究
作者:罗飞苑;杨土生;胡党振;刘海燕;钟妙嫦;陈惠婷;陈钢;汪敏
关键词:内控;信息化建设;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
市售现磨咖啡和速溶咖啡的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林淼;杨海锋;时文兴;刘海燕
关键词:咖啡;营养;蛋白质;氨基酸
-
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及近红外光谱筛选的育种技术探究
作者:鲁清;刘浩;李海芬;王润风;黄璐;梁炫强;陈小平;洪彦彬;刘海燕;李少雄
关键词: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近红外光谱分析;基因组育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