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及培养料中毒死蜱的残留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明清
作者: 曲明清;李传华;王伟民;盛亚红;张栩;陈军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毒死蜱;杏鲍菇;培养料;残留动态;半衰期;子实体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3 年 52 卷 06 期
页码: 429-430,4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制定毒死蜱在杏鲍菇上的残留安全标准。[方法]在培养料中分别施以毒死蜱农药质量分数为50、100 mg/kg进行杏鲍菇栽培,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毒死蜱在杏鲍菇培养料及子实体中的残留量和残留动态。[结果]毒死蜱在培养料中消解较慢,半衰期为15.4-20.5 d;采收时培养料中毒死蜱残留量为0.22、1.32 mg/kg,子实体中均无残留检出。[结论]毒死蜱在培养料中难降解,易残留,故食用菌栽培中尽量施用低质量分数,防止污染。
分类号: TQ450.263
- 相关文献
[1]百菌清在真姬菇及培养料中的残留. 曲明清,邢增涛,赵莉,程继红,白冰,谢文明. 2007
[2]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王继军,黄士忠,陈志永,孙颖,黄永春. 2009
[3]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梁俊,赵政阳,李海飞,郭碧云. 2008
[4]室(棚)内墙式平菇栽培技术. 曹德宾,李国生. 1994
[5]酱香白酒糟栽培杏鲍菇菌株及培养基配方筛选. 魏善元,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吴小波,王小波,张爱华,杨仁德. 2016
[6]配方含氮量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 李正鹏,潘辉,谭琦,郭倩. 2011
[7]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张柏松,宫志远,于淑芳,曲玲. 2003
[8]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品质分析. 宫志远,于淑芳,曲玲,万鲁长. 2002
[9]饲用甘蔗栽培杏鲍菇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卢川北. 2003
[10]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林勇. 2003
[11]毒死蜱在不同栽培方式小白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刘腾飞,魏艳,纪茹娟,蒋宝南,杨代凤. 2017
[12]毒死蜱在4种大棚蔬菜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杜海云,张倩,马林. 2009
[13]毒死蜱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宋国春,于建垒,李瑞娟,于天行. 2011
[14]露地和温室栽培模式下西兰花中3种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孙彩霞,徐明飞,戴芬,郑蔚然,于国光,赵学平. 2019
[15]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灵菇、杏鲍菇及其杂交菌株的生长情况. 张维东,杨大海,凤鹏,姚丽影,谢江波,温嘉伟. 2017
[16]不同温度下杏鲍菇产量差异分析. 于海龙,冯志勇,郭倩. 2010
[17]杏鲍菇的生产效益. 曹德宾,刘英,王艳芹. 2007
[18]10个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评价. 谢芝芳,姜邻,鲜灵. 2005
[19]豆杆作代用料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林衍铨,黄建成,种藏文,胡润芳,李开本. 2000
[20]杏鲍菇不同菌株比较试验. 闫米格,王磊,李素玲,王华,许晶.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急性温度胁迫对乌苏里拟鲿稚鱼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军平;武慧慧;沈方方;张佳鑫;于若梦;付永杰;赵道全;谢国强;何一晴;李秀杰
关键词:乌苏里拟鲿;温度;胁迫;抗氧化酶;免疫功能
-
分枝多头霉驯化及成分研究
作者:曹旺;赵妍;杨双双;林群英;邓春英;李传华
关键词:虫草;正交试验;多糖;腺苷;虫草素
-
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作者:唐红霞;李玉博;张颂函;吴竞;董茂锋;王伟民;赵莉
关键词:芥蓝;高效氯氰菊酯;吡丙醚;膳食摄入评估
-
MS-222与丁香酚对黄尾鲴麻醉效果的比较
作者:陈军平;武慧慧;沈方方;张佳鑫;于若梦;付永杰;赵道全;谢国强;孙文喜
关键词: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呼吸频率;MS-222;丁香酚
-
新古尼异虫草培养及子实体成分分析
作者:林群英;龚光禄;李传华;吴亮亮;邓春英
关键词:新古尼异虫草;古尼虫草;生物学特性;人工驯化;成分测定
-
中国广义虫草新分类单位元及驯化潜势
作者:李传华
关键词:虫草;肉座菌目;多样性;开发潜势
-
Na+、K+、温度和pH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的影响
作者:沈方方;武慧慧;张佳鑫;陈军平;赵道全;孙文喜
关键词:乌苏里拟鲿(Pseudubagrus ussuriensi);精子活力;离子浓度;温度;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