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芽苗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珊

作者: 黄珊;刘辉;周罗娜;卢扬;李俊;陈昌恒;吕都;潘牧;曾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苦荞芽苗黄酮;微胶囊化;喷雾干燥;壁材;功能食品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3 期

页码: 63-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苦荞芽苗黄酮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以卡拉胶+变性淀粉、阿拉伯胶(gum arabic,GA)+变性淀粉、麦芽糊精(maltodextrin,MD)+变性淀粉+明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三种苦荞芽苗黄酮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休止角、吸湿性和抗氧化特性等理化指标及微观形态、粒径等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卡拉胶+变性淀粉制备的微胶囊水分含量(6.58%)较低,堆积密度较大,休止角较小(13.20°),流动性较好,吸湿性变化慢,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抗氧化能力更强,表面形态饱满,呈球形,粒径均一度较高。GA+变性淀粉、MD+变性淀粉+明胶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较高依次为82.21%、82.72%,相较于卡拉胶+变性淀粉,这两种微胶囊抗氧化能力较低,吸湿稳定性较差,颗粒表面有较大孔洞且粒径均一度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三种微胶囊都含有黄酮的特征吸收峰。三种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释放性能优于在模拟胃液中,这有利于芯材在肠道中释放并发挥抗氧化作用。综合分析可知,卡拉胶+变性淀粉是制备苦荞芽苗提取物微胶囊较为理想的壁材。该研究有助于促进苦荞芽苗提取物的微胶囊化及在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

分类号: TS210.4

  • 相关文献

[1]喷雾干燥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的研究. 黄卉,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周婉君,郝淑贤. 2009

[2]微胶囊化木姜子粉末油脂加工工艺. 何扬波,刘万勇,罗兴邦,李咏富,李国林,曹颖. 2021

[3]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蚕蛹油微胶囊化研究. 于明洋,章建国,陈复生,魏兆军. 2014

[4]微胶囊化疫苗壁材的研究进展. 龚建森,吕晓娟,刘学贤. 2007

[5]微胶囊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汤虎,张浩,栾倩,黄凤洪,郑明明,邓乾春,向霞,杨陈. 2016

[6]抑菌性桑枝低聚糖微胶囊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朱巧玲,邹宇晓,廖森泰,孙远明,黎尔纳. 2022

[7]壁材组成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的影响. 朱选,黄慧敏,阳会军,许时婴,王璋. 2000

[8]壁材对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物性与释放特性的影响. 刘双双,那治国,徐飞,初众,张彦军. 2019

[9]灵芝细胞微胶囊化发酵饮料的研究. 丁柯,陈尚兵,苗敬芝,秦苏佳,高贝贝. 2016

[10]高活菌率的干酪乳杆菌微胶囊研究. 周曼,柳永,毛争争,冯海,汤江武. 2014

[11]灵芝、金针菇细胞微胶囊化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董玉玮,张建萍. 2017

[12]微囊化酿酒酵母FM-S-115的高密度培养. 韦梦婷,王英,刘文瑞,葛达娥,董明盛,周剑忠. 2020

[13]配方食品中功能油脂及其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李忠海,任国谱. 2011

[14]葡萄多酚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方芳,王凤忠. 2017

[15]4种物理方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比较分析. 朱红梅,张彦军,徐飞,田建文,初众. 2017

[16]O/W体系微胶囊壁结构形成中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朱选,黄慧敏,许时婴. 2003

[17]高维生素E含量大豆胚芽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研究. 赵贵兴. 2012

[18]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的复合油脂及其微胶囊化加工工艺研究. 魏振承,徐志宏,张瑞芬,张名位,池建伟,张雁,唐小俊,李健雄. 2006

[19]藻油的微胶囊化. 吕军伟,杨贤庆,林婉玲,马海霞,魏涯,李来好. 2015

[20]大蒜加工中阿霍烯产生过程的研究. 周广勇,缪冶炼,陈介余,许小辨,吴琴燕.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