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冠层结构下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丽华

作者: 吕丽华;贾秀领;梁双波;王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密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氮效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02 期

页码: 180-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冠层、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密度调控,构建高效冠层,发挥品种潜力,实现高产和高水氮效率同时提高。结果表明,低中密度条件下冠层结构合理,穗位层透光率较高,植株LAI发展符合中稳、后衰慢的动态,穗粒数和产量较高。耗水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水分利用率(WUE)随密度增加而先升后降,为中密度下较高。地上部总氮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与种植密度并不呈正比,3个品种夏玉米各项氮效率指标均为低或中密度处理较高。可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但密度增加有一定的上限范围,过高反而不利于产量和水氮效率的提高。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对夏玉米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 董云中,王永亮,郭彩霞,郭军玲,杨治平,张强. 2013

[2]化控条件下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军虎,张翠绵,杜义英,霍立勇,滕慧颖. 2014

[3]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冯婉君. 2014

[4]试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性状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赵磊,侯东颖. 2015

[5]密度和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夏玉米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英文). 陈红琳,沈学善,刘定辉. 2012

[6]辽单565在夏播区适宜种植密度的分析. 白石,陈长青,史磊,孙甲,孙楠. 2007

[7]鲁西地区夏玉米增密种植的产量效应分析. 张素芳,高爽,刘芳,张静,王克如,李少昆. 2015

[8]密度和施氮量对丘陵区机播夏玉米产量及倒伏影响研究. 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张玉兰,刘定辉. 2012

[9]密植条件下氮肥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氮效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冯波,刘开昌. 2018

[10]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闫伟平,边少锋. 2012

[11]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12]不同密度夏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 乔江方,朱卫红,李川,代书桃,张美微,黄璐,牛军,郭国俊,刘京宝. 2018

[13]鲁西北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高峻岭,崔光泉,魏由庆. 1993

[14]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峰,闫秋艳,鲁晋秀,杨峰,董飞,王苗,贾亚琴. 2019

[15]株型调控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黄收兵,徐丽娜,陶洪斌,董志强,王璞. 2012

[16]密度和缓控释肥对夏玉米迪卡517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良武,汤彬,李涵,郭欢乐,曹钟洋,周精华,田祖庆,陈志辉. 2019

[17]吨粮田夏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氮素效应研究.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 1993

[18]氮肥与密度对夏玉米生理特性、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和抗倒性的影响. 曹冰,朱紫薇,单娟,姚国旗,朱英华,沈军辉,黄令军,王成雨. 2019

[19]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张雅杰,赵明,赵久然,王璞. 2008

[20]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夏玉米品种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谷利敏,乔江方,张美微,朱卫红,黄璐,代书桃,董树亭,刘京宝.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