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热带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杰
作者: 程杰;刘生文;游明堂;李富林;买买提·依明;刘志勇;宋学林;陈玉魁;严公丁;李树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热带种质资源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1997 年 03 期
页码: 112-113
摘要: 玉米热带资源配合力很高,抗病虫、特别是抗玉米螟能力强。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在40-50年代开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材料进行改良,为美国商业用种提供了有用的材料.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已选育出含有热带种质的优良自交系,组配杂交种均超过对照种。
分类号: S513.03
- 相关文献
[1]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2]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3]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4]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5]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6]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7]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8]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9]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0]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1]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2]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13]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14]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 王俊强,赵念力,钱春荣,宫秀杰,于洋,王振华. 2010
[15]成型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苗期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影响. 赵洪祥,方向前,边少锋,曹敏建,刘亚亮,孙宁,张丽华,谭国波,孟祥盟,闫伟平. 2010
[16]玉米栽培密度问题初探. 王宇菲,李平,付景昌. 2008
[17]通辽地区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技术效果分析. 李金琴,王宇飞,侯旭光,陈杰辉,薛永杰,李雪峰,胡航. 2015
[18]河套黄灌区内单314玉米高产栽培试验. 杨文耀,郭富国,安玉麟,李荣富,张来厚,刘昌礼,李杰,赵强. 2009
[19]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20]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露地辣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
作者:周世平;刘中良;高俊杰;刘晨曦;王婷;陈震;韩珑;闫伟强;王文亮;刘志勇;李衍素
关键词:
-
糖转运蛋白SlSWEET12c负向调控番茄对细菌性叶斑病的抗性
作者:邢亚男;程杰;刘欣;吕书文;吴媛媛;姜晶
关键词:番茄;糖转运蛋白;细菌性叶斑病;SlSWEET12c
-
呼伦贝尔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试验报告
作者:程杰;叶炳森;李秀男;李金霞;张琳;李伟;王鑫;张宝辉;贺志雄
关键词:呼伦贝尔羊;高频繁殖;两年三产;经济效益
-
温带草原围封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孙崇之;唐士明;王珍;李娜;徐学宝;袁凤钦;王成杰;李元恒;张玉娟;李树成;金轲
关键词:围封;温带草原;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重要值;地上生物量
-
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作者:曹芳芳;程杰;武拉平;李先德
关键词:劳动力迁移;城市经济效率;全要素生产率;集聚效应;创新外部性;专业化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