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醇糖苷与茶树品种适制性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伟东
作者: 戴伟东;解东超;吕美玲;谭俊峰;李朋亮;吕海鹏;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叶;品种适制性;黄酮醇糖苷;葡萄糖苷;半乳糖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7 年 16 期
页码: 104-10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不同加工适制性的18个茶树品种春季茶叶中10种黄酮醇糖苷进行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并计算了葡萄糖苷化黄酮醇与半乳糖苷化黄酮醇的比值。结果发现相比于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适制红茶品种茶叶中黄酮醇葡萄糖苷化水平较高,而半乳糖苷化水平较低。山柰酚-3-葡萄糖苷含量、山柰酚-3-葡萄糖酰芸香糖苷含量、山柰酚-3-葡萄糖苷/山柰酚-3-半乳糖苷比值、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半乳糖苷比值、杨梅素-3-葡萄糖苷/杨梅素-3-半乳糖苷比值在不同适制性品种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山柰酚-3-葡萄糖苷含量和山柰酚-3-葡萄糖苷/山柰酚-3-半乳糖苷比值差异极显著(P<0.001),对于绿茶适制性品种和红茶适制性品种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3%,具有作为指导茶树品种适制性生化指标的可能。
分类号: O657.63`TS272.7
- 相关文献
[1]黄酮醇糖苷与茶树品种适制性关系研究. 戴伟东,解东超,吕美玲,谭俊峰,李朋亮,吕海鹏,林智. 2016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黄酮醇糖苷种类及含量. 董方,张群峰,阮建云. 2021
[3]双功能单体法制备磁性葡萄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智康康,董爱军,杨鑫,赵倩玉,赵海田,张华,王静,徐鹏飞. 2016
[4]茶叶活性成分的化学和药理作用. 林智,吕海鹏,张盛. 2018
[5]大亚湾大鹏澳海域贝类和浮游植物中脂溶性毒素及软骨藻酸研究. 查道军,李嫒芳,丁任业,谢艺萱,郑关超,谭志军,李玉,江涛. 2022
[6]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2024
[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氢溴酸槟榔碱的含量. 李冰,周绪正,杨亚军,李剑勇,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张继瑜. 2012
[8]酚类物质与牡丹试管苗褐变关系的初步分析. 符真珠,杜君,何松林,王利民,孟月娥. 2016
[9]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沉积物系统中四氟醚唑的残留量. 段亚玲,侯松嵋,王捷,蔡磊明,包娜,杨鸿波,谭红. 2014
[10]陕西省5个主栽桑树品种桑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活性比较. 郝静怡,张东阳,万毅,赵卫国,姚晓慧,李龙. 2019
[11]在线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桑枝中抗氧化活性成分. 张作法,时连根. 2012
[1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氢溴酸槟榔碱片剂的含量. 李冰,张继瑜,周绪正,李金善,李剑勇,杨亚军,牛建荣,魏小娟. 2010
[13]分离制备红曲单一色素标准品. 张皓雪,吴俐勤,徐杰,莫卫民. 2013
[14]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黑木耳菌丝代谢组分析. 庞杰,于传宗,宋晓青,李亚娇,王海燕,孙国琴. 2023
[15]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米中的呋喃丹残留. 沈菁,程运斌,刘军,胡西洲,张春洁. 2008
[16]南极磷虾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王怡菊,房文红,马丽艳,李学英,黄洪亮,王春芳,黄艳青,白义化,邢晓明. 2024
[17]微型DPSA-1仪-SPCE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步快速检测茶叶中的铅、镉、铜. 赵广英,沈颐涵. 2010
[18]DPSV法快速测定茶叶中Pb的SPCE传感器的研究. 赵广英,倪慧菁. 2009
[19]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20]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郭志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食品组分对面筋网络及面团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雪艳;刘敬科;李朋亮;赵巍;张晓頔;杨欢;生庆海;张爱霞
关键词:面团;小麦蛋白;面筋网络;淀粉;加工品质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添加小米对老面发酵小麦面团的微生物多样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俊利;赵巍;张爱霞;李朋亮;任素芬;刘敬科
关键词:老面;小米;微生物多样性;质构;比容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